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穿越之独孤皇后 > 第53章 宇文护,一个无赖的逆袭

第53章 宇文护,一个无赖的逆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突厥攻占武川以后,宇文毓束手无措,在独孤明敬的力荐下,宇文毓起用宇文邕为钦差大臣,委以与英法谈判的责任。

由于宇文邕主和,宇文护主战,两人观点针锋相对,竟然在宇文毓面前争吵起来。“主和,顺主战,哄于御前,不能决”。

平龄虽没有违反周律规定的“优伶”即职业演员不能参加科考,但其不学无术,竟然高中乡试第七名,令世人大惑不解,有人知道他考试舞弊,遂被检举。

宇文毓命人严审,最终发现“本年乡试主考、同考荒谬已极”,有问题的试卷竟达五十本之多。宇文毓大怒,着令将主考官侯莫陈崇革职,副考官朱凤标、程庭桂解任听候查办,似乎事情就应到此为止了。

可大冢宰宇文护却觉得此事只是冰山一角,于是他暗中派人继续追查,又发现了罗鸿禩“通关节”案。

参加顺天府乡试的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侯莫陈崇家的门卫靳祥。侯莫陈崇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办理。侯莫陈崇阅卷,将错误百出的罗卷定为副榜。

考试被录取,称为正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榜则入国子监学习、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贿赂侯莫陈崇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于是,罗卷进入了正榜。

李虎对李渊说:“考中秀才进学,脱女外服;中举人脱女内服,方与独孤信功名相等。中进士点翰林,则焚吾所树六字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

独孤信的举动犯了官场的众怒。有人上奏弹劾,朝廷命湖广总督官文密查,如确有不法事情,可以就地正法。宇文护知道独孤信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危乱之际,失去这样一个人才,是国家的损失。于是,他网罗周围的人,共同运作,联合大学士杨忠等上疏密保,说明独孤信为人诬陷,并荐其能。

“于地形厄塞险要,了如指掌……西魏不可一日无独孤信”。“人才难得,自当爱惜”。加上赵贵、于谨也纷纷保荐,独孤信因此获起用,随同元欣襄理军务,后独领一军。

宇文护做事果断,不妥协。他雷厉风行地究治了戊午科场案等大案要案,对于遏止当时官场的吏治**、贿赂公行、稳定政局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查。此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之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于侯莫陈崇权位,不敢公开批驳,但此事却被私下里传播出来。

于是此案定性为“通关节”,交刑部“究治”。靳祥吓得自杀,希望能保住老东家。但是会同刑部审案的宇文护毫不姑息,自侯莫陈崇以下五人,拟弃市、流放等处罚者几十人,俱交给宇文毓定夺。

宇文毓颇有念其昏老,宽恕侯莫陈崇的意思,宇文护则按律力争,坚执不可。转年,柏、罗等都在菜市口被砍下了脑袋。

宇文护办此案,反对者视为“严酷”,有“倾轧”的嫌疑,但是不得不承认,自此以后,科场周肃,效果持续三十年之久。宇文护一时间名声鹊起,成为朝野上下公认的统治中枢的核心人物。

宇文护有能力有主见,宇文毓十分倚重于他,某种程度上,宇文护成为朝中第一人。拥权的同时,专横跋扈、一意孤行的特点也日益显露,他排挤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他拥有权力的竞争者,即使对贵为王爷的宇文邕也如此。

西魏一朝,察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往往就会“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周朝初年,天下甫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但科场舞弊的案件依然屡屡发生。

武成二年的科场案,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侯莫陈崇担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明、周两代,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会试,由礼部举行,在京城考试,取中者称“贡士”。

殿试则由宇文毓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 ”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当时,顺天府乡试中舞弊现象之严重,令人震惊。此案败露的导火线是考生平龄枪替被人举报。平龄系鲜卑洲鲜卑人,爱唱戏,但只是票友,不是专业艺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