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武侠终结者 >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六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辛文昭已久候多时,他用一枚金针在木板墙上钻了一个小洞,从小孔中偷窥邻房的动静。

为首的大汉生得豹头环眼,耳大口方,四方脸,留着八字胡。神情不怒而威。他就是本城大大有名的浪子程三程锦江。

四伯将来客接入,拜倒在地,声泪俱下地说:“三爷大恩……”

程三爷慌不迭将四伯扶起,按在椅上说:“老伯,不可如此,不怕折了小可的阳寿么?坐下来谈,请从头说起。李三曾将概略的经过向在下说过,但他语焉不详,为明真相,小可不得不亲向老伯请教。”

四伯老泪纵横,将往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武侠终结者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第二天,平静无事。四伯并未离店,大少爷也没有到店中来打扰。

辛文昭不安心,他要等待结果。利用一天工夫,他在城内各处打听有关俞家的底细。不打听倒好,打听清楚,更坚定了他管这档子闲事的决心。

万象山的尾麓伸出城外,两里地衔接着小括山。小括山是本地的胜景,众山环簇,状若莲花,又叫莲城山,径路盘纤,也称九岭。

府北九十余里,是缙云县,县城内住了一位书香世家的章思任。章老先生原籍龙泉,二十年前方迁居缙云,妻子是龙泉胡家的闺女。

说起龙泉胡家,在浙江可说家喻户晓。胡家在本朝初年,出了一位大人物,姓胡名深,字仲渊。文才武艺出类拔萃,且精术数之学,深得太祖赏识,封缙云郡伯,天下太平之后,胡深处治乡郡,驭众宽厚,兴文教,重治安,一生不曾妄杀一人,是本朝初年浙东的保障,深得民众爱戴。

章思任的妻子胡氏,正是胡深一族中的另一支,娘家中落,目前景况并不佳。胡氏逝世三载,章思任也于一年前病故,遗下一子一女,子名章安国女名敏姑。安国十八岁,敏姑十六。安国就读缙云总学,喜爱游山玩水。合该有事,九月九日重九登高,敏姑偕几位闺友,在仙都山至玉虚宫途中,被前来访友的花花太岁俞渊遇到,惊为天人,倚仗人多势众,出言调戏毛手毛脚,恰好碰上缙云的几名巡捕,总算替他解了围。

小括山旧城十年前仍是废墟。没有人上山去居住谋生。自从本城的首富俞五爷俞桐,向府衙请领该地作为种菌场之后,那儿便成为俞家的避暑别墅了,附近方圆二十里内,决不许闲杂人走近。

俞五爷拥有十余间土产店,城外有千百顷沿大溪开垦的好良田,有三座属他的广大香蕈场,财力雄厚,富甲一方。他妻妾成群,横行乡里,结交官府狼狈为奸,千百顷良田大多是霸占得来的,豪奴成群结队,成为处州一霸。他的两个儿子俞源、俞渊,都已成了家,却是本城大名鼎鼎的色中饿鬼,老大俞源就是那天在客钱与四伯交涉的人,绰号称花花公子。老二俞渊,人生得丑陋,似乎对美女更有兴趣,绰号叫花花太岁。本城的人怕这两个小畜牲比怕俞五爷更厉害,拂逆他们的人决不会有好下场。

城南铜山东麓,住了一位姓程名锦江的人,排行第三,是个孔武有力天不怕地不怕的当地地头蛇,曾经在府衙当过巡捕,虽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却颇具侠骨,决不向小户人家勒索敲诈,也不向安份守己的大户伸手,喜打抱不平,手下拥有不少流氓地痞,谁也奈何他不得,只有这位程三爷,敢向俞五爷头上动上,俞家子弟曾经多方巴结,送大批财物做拜师礼,程三爷只哼了一声,将礼当堂派人丢下南门附近的树德桥。

辛文昭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但单冲居民对俞五爷一家人的风评,就可知道俞大少爷对四伯口中的小姐绝对没有安好心,回到客栈之后,他叫来帐房,换了一间上房居住,与四伯的房间紧邻,留心注意邻房的动静。

入暮时分,三名肩宽腰圆的大汉,进入了四伯的上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