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 第82章 论功行赏

第82章 论功行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河卫辖八个千户所,人数近万人。

实有军丁五千人,守城操练官兵1531人,岁造式样军器6400件。

说白了,中原各省的卫所兵,就是有着军籍的农民。

尤其是没有战事的地方,平时连操练都不做。

周鉴凝神翻阅着淮安卫和大河卫的文册。

淮安卫辖六个千户所,人马将近七千,超出一般卫所配置。

但实际兵员只有三千三百人,负责守城的官兵有八百二百人,余者为屯田兵。

这次出兵,问题很大。

卫所兵的战斗力,拉胯的不行,和营兵根本没法比。

大明自开国以来,实行卫所制。

朱元璋为了安定地方,节省军费,搞了这么一出。

在全国各地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每个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

吃空饷的现象每个地方都有,周鉴心知肚明,好在指挥使赵彪够坦诚,没有隐瞒。

淮安卫所辖的军器局,每年造式样军器六千余件,包括弓、长枪、大刀、盾牌、鸟铳、佛朗机炮等冷热武器。

军户屯田共计七万一千七百九十亩,俱在山阳、安东境内。

年税粮一万零五百五十石。

此外还拥有漕船二百二十三艘,年运漕粮七万石。

卫下面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分别驻守附近州县。

卫所的军人乃军户,代代世袭,老子当兵战死,儿子顶班继续当兵。

不仅如此,卫所的官职也是世袭的。

如淮安卫的指挥使赵彪,大河卫的指挥使张云冲,他们祖上几辈都是指挥使。

各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遇到战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返回卫所,屯田种地,自给自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