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官家 > 第二十三章:为君之道

第二十三章:为君之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言其行若德昭功高,则用之,其言其行若卑劣无能,则弃之,以行用人不以心,以法度约人不以党,则政可明矣!”

和明清时期皇帝乾纲独断,事必躬亲不同,宋人认为,皇帝的职责在于用人。

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也即皇帝并不直接决断诸事,而是选用宰执来辅佐治理天下。

和刚刚的温和不同,此刻的刘娥言辞犀利。

虽然她并未刻意表露气势,但是,那股扑面而来的强势,却仍然让赵祯倍感压力。

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刘娥是在认真的和他探讨这件事情,而并不是像之前一样,带着半哄孩子的性质在谈话。

因此,赵祯心中在绷紧弦的同时,反而感到有些振奋。

第一步总算是迈出了半条腿,能不能真正走出去,就看接下来了。

柔和的烛光下,隐隐约约有两道影子不断拉长。

这是一个标准的奏对格局,也代表着刘娥认可了赵祯,认为他有和自己谈论朝政的资格!

“官家之意,我已知晓。”

刘娥平视着对面稍显稚嫩的面容,神色却并无半分轻忽,肃然开口,道。

“所谓为君之道,在于用人,先皇在时,垂拱可治天下,究其根本,便在于此。”

轻轻的吐了口气,他并不急着回答刘娥的问题,而是认真的垂眸思索起来。

刘娥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

终于,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后,赵祯抬头,道。

“观一事而定一人,的确是不智之举,观诸事而定一人,恐亦未必准,但为君者何必定人?”

“听其言,观其行即可。”

“然则世间最难捉摸之处,便是人心,若有德才兼备者为我所用,自是社稷之福,国家之幸,但官家须知,才能好量,德行难测。”

“人心自古最易变,微末时有德,显贵时未必仍有,何况,有德者未必有才,有才者未必有德,自古皆是如此。”

“官家谓中书之中,惟王曾一人德行堪用,是因他不畏丁谓权势,而敢为寇准说情,但官家焉知,他是为国还是为私?又焉知他是否在借丁谓邀名?”

“即便二者都不是,官家焉能确定,倘有一日,他坐上丁谓的位置,不会如丁谓这般?”

“今日之事,固然是丁谓针对寇准,但丁谓在中书多年,诸事皆料理得当,先皇亦颇加赞誉,官家以今日之事而断定他是无德无行之人,又是否太过草率了些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