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 > 第56章 改革官制

第56章 改革官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央与地方官制的改革是同步进行的,改革之后,势必会进一步提升大周的行政效率,各个部门都会进行人员的精简,能力不足之人自然会被剔除出大周的朝堂。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随着新官制的逐步铺开,妃嫔进宫的日子也近了。这段时间,李纯妍并没有如符太后期望那般顺利怀上皇子,可能是忙于准备曹王柴熙让的出宫事宜,她这段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此事急不得,母后那里朕会去说。朕答应你,只要你一日不诞下嫡长子,朕的后宫一日不会有庶长子出生,这是朕对你的承诺。”三个月的相处,柴宗训早已将李纯妍当作自已的妻子,她善解人意、温柔可人,很难让一个男子不为其动心。

更何况,此次官制改革也有李纯妍的一份功劳,是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柴宗训。之前大周百姓若得了时疫,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支撑下去。柴宗训便将太医院改为了国医部,准备将更好的医疗资源与民共享。

李纯妍作为大周国母,身上肩负着延续大周皇室血脉的重任,倘若此时哪个妃嫔有孕,她将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不过柴宗训的承诺,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今,最高兴的莫过于王溥,两位辅政大臣皆退了下来,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新任内阁首辅。

“新官制的推行需要时间,不过朕交给内阁的时间只有一年,明年这个时候,朕必须看到新官制在大周落地生根。”

柴宗训任命王溥为文德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原吏部主官薛居正为集英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同时命薛居正与前虢、庆两州刺史姚内斌二人一同接任枢密院副指挥使一职。

柴宗训另任命荆南知州赵普为皇仪殿大学士,成都知府、吏部侍郎吕胤为紫宸殿大学士,户部侍郎沈义伦为垂拱殿大学士,刑部侍郎石熙载为大庆殿大学士。由以上六人组成内阁,辅佐柴宗训处理政务。

另由魏王符彦卿之子、前罗州刺史符昭愿任监察院长。

柴宗训倒是想顺其自然,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也不想日后见到亲生儿子为了一个皇位,斗得你死我活,不如按照这个时代的老办法,尽量避免出现长幼嫡庶相争的局面。

已经入宫的妃嫔们没想到,这还没有侍寝,就被柴宗训安排得“明明白白”。她们已按照品级分别入住睿思殿、延和殿与景福殿,等待柴宗训的驾临。

贵妃李云烟、淑妃王星黎、贤妃潘之然安排在了睿思殿,德妃赵舒意、宸妃李纯宛被安排在了延和殿,昭仪王伊、昭容吴熙宁、昭媛孙与乐则被安排在了景福殿。

柴宗训最近忙着新官制改革,还不曾去过谁的宫中,一众妃嫔只能每天跟着皇后李纯妍学习宫中规矩,时不时向符太后请安,在她身侧听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由范质之子、前三司副使范旻任吏曹院长。

由枢密院副使张永德兼任宗人府宗令。

十二部尚书中,除却海关部尚书为尹崇珂之外,其余各部尚书皆是从朝堂或地方新选任的官员,例如民政部尚书王显、国学部尚书杨守一、司法部尚书宋琪、外事部尚书卢多逊……

至于开封府知府,柴宗训则是属意潭州通判李沆,他本就在历史上有“圣相”之美誉。李沆素以清静无为治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这对于稳定大周京都的内政外交、抑制奢侈、安定民心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官制落地之后,朝堂诸臣皆想在告老之前,朝着最高等级的两个官位看齐。毕竟家族中若是有曾位居正一品或者从一品的长辈,能为子孙后代带来数不胜数的好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