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 第451章 教育产业

第451章 教育产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杜蘅笑道:“上头不给经费,那就要想办法自主创收。我朝文气盛然,学子众多,这些范文可以多印一些,卖给他们。不仅是这一届的范文,以往的范文也可以印出来卖嘛。弄个《三年模拟五年高考》啥的。”

“啊?”

里面将近百人,齐刷刷的起身行礼。

这些抄书小吏,又名书手,韩尚书随手拿起案上一张宣纸,上面的字是小楷,书手常用的经生体,工整而不失俊秀。

“抄的是什么?”

苏赞回道:“去岁科举一些文章,挑选出来的范文,按例需要分发各级官学。”

古代的礼部相当于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的总和,科举也归礼部管,这些所谓的范文就是高考的优秀作文,按照惯例,需要抄写下来,分给公立的学校,让学子好好学习学习。

“尚书、侍郎二位上官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苏赞来到门口。

韩尚书笑了笑:“到你这儿讨杯茶喝。”

苏赞将人迎了进去,吩咐一个小吏准备茶水。

书馆之中,墨香伴着花香,漂浮在空气中。

“那边就是藏书阁。”韩尚书指着一处三层小楼。

私立的学校就没有这个福分了。

“这一天能抄多少字?”杜蘅问道。

苏赞道:“一天能抄五千字左右,但难免会有疏漏和瑕疵,所以下官规定一天只抄一千字,毕竟是官样文章,代表咱们礼部的门面,务必要求字形美观,绝不可出差错。”

“为何不用雕版印刷?”

“这些范文只发一次就不发了,而且数量不多,使用雕版的话不合算,毕竟朝廷每年拨给咱们部里的经费有限,必须紧着点用。”苏赞料想杜蘅刚来,很多东西不懂,因此跟他解释了一番。

接着又指了指旁边一排的房舍:“这里就是抄书房了,老夫当年就是一个抄书小吏,转眼之间,六十年过去了。”

杜蘅暗暗咋舌,从抄书小吏做到正二品,这也是挺励志的。

要知吏和官是不一样的,吏要转官,需要跨越好几个阶级,可谓是阻碍重重。

“进去看看吧。”

毕竟是年轻时候奋斗过的地方,韩尚书对抄书房有些感情,在杜蘅和苏赞的搀扶下,跨过了抄书房的门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