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严记面馆 > 严记面馆 第37节

严记面馆 第3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瓶叹了口气:“他都六十多岁了,谁敢打他啊?你动他一根手指头,他往地上一躺不起来,反过来问你要医药费,你还得赔。所以啊,最后就只骂了他一顿。”

张淑蓉感叹道:“那可真是便宜他了!都说人老了要多栽花,少栽刺,他倒好,土都埋到脖子上的人了,还天天嚼蛆。这种人,也不怕死了以后下拔舌地狱。”

在旁边被迫听完全程的严锋无语望天,心中滋味儿难言。

“他有几块自留地,但什么菜都不种,就空着长草。每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出门到处晃悠。看见哪家菜园子里有他喜欢的菜,不跟主人打招呼,就直接去摘。”

“挺多人骂他,他也不在意。你骂你的,他摘他的。”

“有一天他跟人说,他头天从隔壁杨家门前路过,看见杨家那个老头和儿媳妇坐在院坝里洗脚。两个人合用一个水桶,还在水桶里面你踩我的脚,我踩你的脚,嘻嘻哈哈的。“

”有人就把这个事儿告诉杨老头的老婆子了,老婆子跑去骂儿媳妇。这一下不得了,儿媳妇闹着要去寻死。儿媳妇娘家人不干了,哥哥嫂嫂的来了一大帮子人,要给妹妹讨公道。”

“杨家那个老婆子也把女儿、女婿全部喊了回来。两家人先是骂,后来直接动起手来。好几个被打得头破血流,直接拉到医院去了,差点就出了人命。”

阿姨这人比较有意思,一会儿把她当女儿,一会儿把她当姐妹。平时说话习惯了,就没太在意一些细节。

本来就是一句玩笑话,顺嘴带过的事儿。结果被严锋这么一提,她再郑重其事的道歉,反倒显得无比尴尬。

第166章 第166碗面

为了化解尴尬,李瓶忍着羞赧道:“那都是别人胡编乱造的嘛。阿姨,又不关你的事。”

张淑蓉没再纠结这事,接着吐槽:“我看她们就是闲的,整天没事做,围在一堆儿扯老婆舌。东家长西家短的,没有她们编不出来的瞎话。看看这段时间,她们都给你锋哥造多少谣了。瓶瓶,你们老家乡下有没有这样的人?”

张淑蓉听得唏嘘不已:“你看看,你看看,要不怎么说祸从口出呢?有时候都不用刀,一句话就能杀人。那闹得这么大,这老公公和儿媳妇到底有没有那回事嘛?”

李瓶摇摇头:“这事儿到最后也没个说法。不过,应该是假的吧。那杨老头都那么大岁数了,满脸杨树皮,背还是驼的。年轻时候抽叶子烟抽多了,肺不好,走个路都咳嗽。他家那个儿子长得高高大大的,又年轻力壮。他家儿媳妇又不是疯了,怎么会看上老公公?”

张淑蓉点点头:“是不合情理。那这个喜欢偷菜的死老头子可是缺了大德了,居然给人家造扒灰的黄谣。这人啊,尤其是女人,一旦沾上黄谣,那就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第167章 第167碗面

“后来呢,那两家人有没有把他拖出来打一顿?”张淑蓉问道。

张淑蓉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以前经济条件差的时候,甭管村子里还是镇子上,男女老少都没得闲,忙着糊口,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管别人家的事。

这几年男人们外出打工赚了钱,女人们肩上的担子就轻了。不用整天耗在一亩三分地里求吃的,可不就有空闲坐下来搬弄是非了吗?

李瓶抿着嘴乐:“怎么可能没有呢?哪里也少不了这种人啊。阿姨,你们这儿的谣言还好,大家都是嘴上说说。我们那儿的,有一回可是差点闹出人命呢。”

张淑蓉双眼放光,催促李瓶:“来来来,快说说怎么回事。”

李瓶缓缓道:“是我七岁那年发生的事儿。我们村儿有个老头儿,六十多岁,人特别懒。他老婆死得早,儿女长大后都嫌弃他,不跟他住一块儿。他就一个人守着老房子,不干活儿,吃的粮食管儿女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