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后起居注 > 皇后起居注 第171节

皇后起居注 第17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侄儿有幸被皇兄派来迎接六叔,亦是有幸头一个见到了六叔。”朱祐槟笑道,“回头指不定大家该有多羡慕侄儿呢。”说着,他便将崇王往自己的府邸里引去:“六叔应当知道了罢?这几个月便暂且歇在侄儿府中,由侄儿做东照应。”

听他说起自己的府上,崇王的神色略有几分复杂之意。谁不知道,藩王在京城都没有王府,唯有在封地的王府才能算“自己府上”?这四侄儿许是太过年轻了,竟然口口声声都说是自己家中,难道真分辨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么?

便听朱祐槟又道:“侄儿所居之处比不得诸王馆那般形制规全,但别的不说,至少比诸王馆离宫里更近些,去见祖母的时候也便宜些。”听他提起周太皇太后,崇王的眼眶不由得有些发红:“母后身子骨如何?”

“祖母还硬朗得很呢,最近每日都与我们提起父皇与六叔幼时的趣事,一直念着六叔您呢。”朱祐槟道,“六叔落脚之后便写个折子呈进宫,明日应该就能见到祖母和皇兄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据说周太皇太后是偏心小儿子,和小儿子更亲一些

“你六叔呢?打算让他住在何处?”周太皇太后最关心的,自然是自己的幼子。

“便住在祐槟府上罢。孙儿到时候让祐槟出京迎他,给他接风洗尘。咱们都是自家人,不必太过拘泥于规矩。”朱祐樘委婉地说出了给朱祐槟安排的差使。因宗室都是自家族人,周太皇太后没听出有甚么不对劲,反倒是赞同道:“不错,要是让宗人府或者礼部的官员去迎,一套一套的礼仪反而更折腾。”

唯有极为敏感的少数人听出了“亲戚走动”与“差使”之间的细微之处。王太后瞥了瞥张清皎,似是在询问究竟。张清皎朝着她微微颔首,示意确实如她所想。张太妃双眸微亮,眼中的惊喜几乎要溢出来。相形之下,邵太妃则捏着手中的帕子,垂着首不知在想些甚么。

朱祐棆等兄弟几个当天便知道朱祐槟新领了差事,每人的反应截然不同。与欢呼雀跃着说以后也要领差使替皇兄办事的朱祐梈等人相比,朱祐棆显得格外沉默。他独自一人立在角落里,望着四处欢腾的弟弟们,自嘲一笑。

留在京里的,或许短时间内会很风光,觉得自己的生活与寻常藩王完全不同,深受皇兄的器重。可是,时日一长,焉知所有人的想法还会同如今一样单纯?焉知朝臣不会反对?焉知皇兄不会后悔?焉知他们不会后悔?

不过,其实朱见深也对她很孝顺的,和她的关系也挺不错

第387章 一派热闹

翌日一早, 朱祐樘便在乾清宫中召见了崇王。崇王朱见泽是英庙第六子, 如今正是四十不惑的年岁。许是近来一直修身养性的缘故, 他身上并没有作为藩王的骄矜之态,反倒更像是位饱读诗书的弱质文人。

身为先帝胞弟,崇王与先帝的相貌多少有些相像。因此,朱祐樘见着崇王便觉得有些熟悉, 完全不似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不过,先帝体态丰硕, 每每见着时神色间多有疏远之态;而崇王更瘦削一些, 当他抚着翩翩美髯, 眉眼含笑地望过来时, 便令人不由得生出几分亲近之意来。

是的,他选择了就藩,便注定了与他们走的是不同的路,也注定了他们早已分道扬镳。他不后悔……他不能后悔……他也不想后悔。

************

数日后,朱祐槟领着两名宗人府官员,来到京郊驿站附近迎接崇王。崇王虽是一路舟车劳顿,但看起来很有精神,身上的常服与发冠一丝不乱。即使是下一刻便要去面圣,亦是完全符合礼仪。

“侄儿祐槟,见过六叔。”朱祐槟向他行礼道。

“祐槟,行四罢?”崇王微微一笑,将他扶起来,“当年我就藩的时候,你还未出生呢。”事实上,他就藩的时候,连当时已经四岁的当今皇帝陛下也从未见过。毕竟那时候朱祐樘还被藏在安乐堂里,连先帝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更不必提其他人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