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抗日之快意恩仇 > 百二十三、惨烈血战(2)

百二十三、惨烈血战(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家旁边的王德香一家可惨啦,他们一家没跑成,都躲进地窖里。结果被鬼子发现了。鬼子先把王德香叫出去,要他跪在地上,准备枪杀他。就在鬼子按他跪下的时候,王德香猛地拨开鬼子的刺刀,一拳打过去,把鬼子打个趔趄。他又飞起一脚猛踢旁边的鬼子小腹,鬼子痛得趴到地上。但是,第三个鬼子开枪了,打了好几枪,最后还在王德香的尸体上狠狠捅了几刺刀。鬼子还不善罢甘休,把地窖里的十几口人全都拖出来,要么用刺刀捅死,要么开枪打死,把小孩子都扔到水坑去,然后开枪射击。‘”

……

城内储备的粮弹充足,当夜各部队都得到充分补充。

部署调整后,各部不顾疲劳,拼命修整防御工事,挖防空洞。捆绑云梯。

守城还要扎云梯?没听说过吧?原来各部官兵之所以要扎云梯,是因为藤县城墙高而陡。从里面登城只有四个城门旁各有一条坡道,守城部队上下不方便。每个班都准备了一两架云梯。平时守城的士兵就可以在城墙上只留很少地嘹望哨,其他的就可以在防空洞内避免日军轰炸,还可以趁机休息。待敌军冲锋接近城墙时,城内守军再迅速从各云梯登城抵抗。

而面临这大敌当前地时候,藤县民众也是纷纷志愿组织起来帮着部队抬伤员、搬运弹药。有的甚至拿起武器参加到打击日寇地行列中去。

在这其中藤县三老起了很大的作用。

黄佳俊在路上也接到了战区长官部转来的藤县守军的情况,知道虽然经过两天的血战,但是城内的大炮并没有暴露。心里稍稍放心,只是催促车队加快前进的步伐。

心里再次对汤恩伯这个军团长充满了气愤:16日,当滕.军阵地相继失守,41军第122已被围困于滕县城中,前线形势已极恶化时,第5区还在计划将进攻的日军消灭于滕县北。

当日16时长官部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敌为牵制我鲁南之攻击,现集中济南以南之兵力,由铁路正面向我第22集团军战区为击攘沿津浦线南下之敌,从铁道东侧包围该敌,将其聚歼于邹县以南地区。第22集团军应在现地极力拒止敌>后,转为攻势,以收前后夹击之效。第85军7军巩固滕县城防外,主力由铁道以东地区向下看埠、邹县间迂击敌人,到达邹县南方高地附近后,相机向南与22集团军夹击两下店聚歼之。在迂回运动间,须派出极有力之右侧支队警戒前进。第3团军应全线对当面之敌反攻,并以有力部队由济宁以北地区向兖州以北攻击前进,努力截断敌之归路并阻止其增援。”

第85军4先头部队在到达滕县以南地南沙河时。与向临城迂回的日军第63联队先头部队遭遇。

汤恩伯抱定“避免临城决战”的方针,急令第85军以“占领>+结”,并没有派部队增援滕县。

一个是北关的黄馥棠老人122进城后,熊顺义的营部就借住在他家。熊顺义布置好任务后,即派几名战士到黄老家,打算把老人一家人接送到后方。免得天亮之后遭到日军攻击。家已经人去楼空。还没来得及走的邻居讲。熊营长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天,黄老爷子一家人还在门外聆听他们去的方向的枪炮声,为官兵们祝福。今天晚上,前面地北沙河发生了大屠杀,非常混乱,北关的老乡都吓得四处逃命去了。黄老一家人刚刚搬走,不知去向。

正在这时,滕县三老之一地胡荣庭老先生带着十几个人年轻人赶过来。老人和年轻人们向战士们哭诉,川军部队从北沙河撤回县城不久,阵地旁的北沙河村就被日军占领。

日军这几天一直攻北沙河不下,死伤很多,坦克也被炸坏了好几辆。他们进村后,看见村里贴了不少抗日标语,包括“八月十五烧破鞋(川音:骸),日寇死到黄河崖(川音:挨)”等,就大肆报复,不管男女老少,见人就杀。

“真是作孽啊,鬼子连走不动的老人和还在地上爬的婴儿都不放过。”

“有的被关在屋里活活烧死,有的被扔进河里淹死,有的被绑在树上用刺刀捅死,有的捅死后还开膛破肚。”

这样,第22集团军急切盼望汤恩伯军团的先头部队第85增援的希望化为泡影。由于增援滕县的援军未能及时派出,使滕县守军的压力骤增,形势才急剧恶化。

但城内守军从王铭章以下都对战区的命令坚信不疑,也对配合汤军团在藤县一线痛击鬼子充满信心。而正是汤军团地移动。让矾谷廉介大喜过望。

原来他得知自己的同学兼好友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在临受到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和张自忠的59军的联合阻击,到16日夜也没有前进一步。而自己地第十师团虽说在刚开始的时候受到了一点点的挫折,不过濑谷这个支队长还是不负众望,终于在藤县全线取得突破,只要再加把劲,就可以拿下藤县。

又听说支那主力20军团出现在藤县附近的临城。一来担心谷支队受到侧击,二来矶谷也想趁势拿下20军团。所以,他命令济宁、汶上的部队全力固守,而命令第十师团主力加106师团的一个旅团,开始向藤县和临城开拔。

藤县的形势已经异常严峻,而城内的守军依然信心百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