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重生天启大帝 > 第七十三章 议重建戚家军

第七十三章 议重建戚家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戚继光和戚家军对朱由校来说,那真是如雷贯耳。可惜在抗倭战斗取得辉煌胜利的戚家军之后就声名不显了。他穿越前看历史有点纳闷呢,等他穿越后才大概了解到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孙承宗的那本奏折提到浑河大战中,戚金率领的浙兵前身就是戚家军的时候,朱由校还专门去查阅了资料进行了解。

原来取得抗倭胜利后,戚家军和戚继光因为张居正的关系,一起到了北方蓟镇抗击蒙古。十几年中,戚继光和戚家军在抗击蒙古中也打了不少的胜仗。不过随着戚继光的后台张居正去世,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戚继光也被人弹劾,先降职调到广东,没多久就被彻底免职,其后戚继光也郁郁而终。

就这样戚家军也成了没娘的孩子,直到后来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在抗日援朝中率领其参战,才重新焕发了青春。之后又屡次参加在对女真的战争,直到在浑河大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既然知道是什么情况了,朱由校当然想重建戚家军这一劲旅了。可是重建却遇到了麻烦,毕竟戚继光在东南抗倭已经是五十年多值钱的事情了,戚家军训练之法已经很少有人掌握了。之前之所以是戚金这个戚继光的侄子率领戚家军,也是因为戚金从小就跟着戚继光抗倭,耳濡目染了解戚家军。

而戚继光的几个儿子全部是抗倭胜利后,因为他无后而续娶的小妾生下的,所以这些儿子并没有完全没有跟着他参加过抗倭的战斗。浑河大战中,戚家军又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三百多人随着白杆兵突围出来,总算为了戚家军还保留了一些种子。不过主将选谁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恼着朱由校。

五月二十七日,朱由校睡了个懒觉,直到快九点就才和张嫣一起更衣起床。之后二人一起吃过饭后,张嫣留在坤宁宫等着一些外朝王公大臣们的请安,朱由校则回了乾清宫做日常批阅奏折。

朱由校在乾清宫批阅奏折的时候,一本奏折引起了他的主意。兵部尚书王象乾和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联名请求他允许几个人在后日的早朝之上觐见。朱由校起初并没有在意,因为类似这样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

没资格参加早朝的官员只能在朔望大朝的时候,才能当面见到皇上并上疏。但是朔望大朝十五天才有一次,而早朝基本三天就有一次,所以一些低级官员想当面觐见皇上,就要提前经过皇上的特许得以参加早朝。

其实以前大臣想要当面见皇上,还有别的途径,既然是不在早朝时刻,也可以通过云台召见等形式见到皇上,好当面陈情。但是经历了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和更过分连大臣都很久不接见的万历皇帝,这些规矩和惯例早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等朱由校听到曹化淳念到想要觐见两人名字的时候,引起了朱由校的主意。因为这两个人都姓戚,而且名字也几乎一样,应该是兄弟。

重组戚家军,换个和戚继光完全的将领做主将,那还是戚家军么?自己之所以想重建戚家军,不就是为了戚家军抗倭的辉煌历史和传承么?

虽然他也了解到了戚继光的几个儿子其实并没有跟着戚继光打仗的经历,但是想来戚继光应该有教自己儿子领兵之法吧。于是,他在五月十七日接到孙承宗后,就下旨给兵部让其了解下戚继光的几个儿子,推荐一个负责重建戚家军。现在兵部和锦衣卫联合进言请求接见这两个人,看来这两个人就是他们推荐的人选了。

朱由校派人去给几人下旨后,继续在乾清宫批阅奏折。批阅了近一个上午后,才把奏折批阅完毕。吃了午饭后,他就稍微休息了后,就准备接见戚继光的两个儿子。可是在哪里召见他们呢?朱由校稍微有点犹豫,这个时候并没有平台召见这个规矩。

朱由校好好的想了一会,确定在武英殿召见他们几人。之前虽然没有云台召见,可是朱由校去文华殿日讲之时,趁机召见过一些大臣,一些大臣也接着日讲的时候,专门在皇上陈情上疏。当然参加日讲的大臣基本都是文官,而这次朱由校接见的都算是武官,所以他把接见的地点选在了武英殿。

文官在文华殿接见,武官就在武英殿接见,朱由校想让武英殿变的名副其实起来。武英殿之前也不像文华殿那样有专门的用途,比如之前皇上接见一些待诏,皇后接受百官命妇朝贺的时候,都是在武英殿进行的。在武英殿接见这几个人只是他的第一步,他要让武英殿一步步变的重要起来。

“你等下,再念下这两个请求后日早朝觐见的人的名字。”朱由校说到。

“回禀皇上,这两个人是戚祚国和戚昌国。”曹化淳说道。

“是戚继光将军的两个儿子?”朱由校听到这两个名字,想起了之前孙承宗在十几天前给他奏折中提到戚家军时,他还专门让曹化淳查了档案。

“皇上说的没错,上次奴婢查的档案,还有印象。”曹化淳也想了起来。

“派人去通知他们几人,告诉他们朕今天下午就接见他们。”朱由校确定就是戚继光的儿子后就立刻兴奋下令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