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逼君入瓮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逼君入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汪直厉声喝道:“不能这么算,那你吕宋助左卫门想怎么算?!”

吕宋助左卫门被汪直突然的暴戾吓了一哆嗦,但事关身家性命,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小人那一万石稻米,的确是被迫献给逆贼三好长庆的,绝非小人本意。我们这些商人,惟愿的是天下太平、道路畅通,这样我们的生意才好做,哪里会出钱出粮让他们那些大名、领主去打仗……”

汪直冷冷地反驳道:“那可不一定。纳屋庄左卫门就惟愿天下大乱,他才好大发横财嘛!”

“是是是,大人说的没错。可是,小人做的是稻米生意,和纳屋庄左卫门那个贩卖兵器的家伙是不一样的。打起仗来,不但会毁坏庄稼,农夫也都被征召出阵,稻米烂在田里也没有人收割,小人的生意可怎么做啊……”

明是奉承,实是反驳之后,吕宋助左卫门又自顾自说道:“至于大人预备给天朝义师的军粮被三好氏抢走,更和小人没有半点关系。大人的米铺被三好氏查封之后,库存的八千六百三十六石稻米就被他们抢走了。小人接手之时,粮仓里空空如野,没有半点存粮,哪能说是小人把大人给天朝义师准备的军粮抢了去,转手送给了逆贼三好长庆呢?”

第一百七十三章逼君入瓮(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听到汪直说自己和其他人不同,即便加倍赔偿也不管用,吕宋助左卫门大吃一惊,紧张地问道:“这……这是为何?”

“为何?”汪直冷笑一声:“只因为你吕宋助左卫门先生入错了行!我们大明有句市井俚语,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听起来糙了一点,可细细品味,真是大有道理啊!”

吕宋助左卫门分辩道:“我……哦,不,小人虽说承蒙堺港各座厚爱,被推举为议政者的召集人,却仍只是区区一介商人,和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同。五峰大人为何要这么说?”

汪直又是一声冷笑:“你是商人不假,可你入的行当却与别**有不同!”

吕宋助左卫门越发糊涂了,追问道:“五峰大人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汪直冷笑一声:“你的账倒是算得很精明嘛!可是,我倒要请教,既然三好氏抢我存粮在前,你接手在后,你又从哪里知道我汪某人十六间米铺库存的粮米是八千六百三十六石?”

汪直不耐烦地说道:“亏你还是堺港议政者的召集人,竟然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我告诉你,怪只怪你做什么生意不好,偏偏要做米铺!我且问你,你是不是乐输给了逆贼三好长庆一万石稻米?”

吕宋助左卫门哭丧着脸说道:“五峰大人也是商人出身,又久居日本,对堺港和我们这些商人的处境不是不了解,逆贼三好长庆率军上洛,占了京都,而后又派兵逼近了堺港,还派强右卫门前来堺港索要钱粮,威胁我们说如果不给,就要派兵进驻堺港。为了保住堺港的平安,我们各座也只好按照老规矩,集体出资给他送上了厚礼。小人的那一万石稻米,哪里是乐输给他的,分明是被迫无奈,才不得不忍痛割舍,跟被盗贼抢去也差不多……”

汪直冷笑道:“汪某知道你吕宋助左卫门先生的苦衷,义辉殿下却未必知道,我大明天朝义师的俞大猷俞军门、戚继光戚军门,还有数万将士也未必知道!实话告诉你吧,汪某那些米铺囤积的那近万石稻米,可都是给我大明天朝义师准备的军粮。谁曾想,竟然被你抢了去,转手就送给了逆贼三好长庆,还多送给了他一万石!三好长庆那厮有你这两万石粮米做军粮,便毫无顾忌地四处用兵,为祸近畿长达两年之久;而我大明天朝义师却匮乏军粮,不得不万里迢迢从我大明运来粮食,耗银不计其数还在其次,光是运粮的千料大船都翻了好几艘,死伤水手船工和押运官兵数以千计。这笔账,我大明天朝义师的俞大猷俞军门、戚继光戚军门,还有数万将士可都记在了你吕宋助左卫门先生的头上!”

其实,汪直这么说,未免有些夸大其词,甚至有些强词夺理——大明王朝定策跨海远征倭国,并没有将军粮供应寄托于镇抚司日本情报网;相反,为了避免引起倭人的怀疑,还不许汪直他们暗中囤积粮食等军需物资。只是汪直他们为了替朝廷起兵伐倭尽一份心力,自作主张囤积了近万石稻米,一少部分随船运到了九州,剩下的大部分没有来得及启运,这才被三好氏抢了去。而吕宋助左卫门贱买他的十六间米铺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说自己给大明天朝义师准备的军粮被吕宋助左卫门“抢了去”,还“转手就送给了逆贼三好长庆。”,实在是信口雌黄……

吕宋助左卫门身为日本最大的米商、堺港议政者的召集人,也不是傻子,怎能听凭汪直指鹿为马,万分委屈地分辩道:“五峰大人,请恕小人无礼,这笔账可不能这么算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