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五十七章 调兵遣将

第五十七章 调兵遣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众人心中都暗道一声“妙!”——禁军第一军的前身是营团军,自嘉靖二十一年朝廷复设营团军而始,戚继光就担任副指挥使;嘉靖二十四年朝廷兴师平定江南叛乱,营团军指挥使俞大猷率江南游击军海运南下,戚继光就升任营团军指挥使。也就是说,禁军第一军的师长、团长,只要是营团军的老人,都是他多年的袍泽和老部下,让他兼任军长,当然没有临阵易将、动摇军心之虞。

严世蕃率先颂圣道:“圣明天纵,无过皇上。这样一来,军中诸将都能各安其位、效死用命,中朝联军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杨博也不好再忤逆圣意,说道:“微臣谨领圣谕,即刻会商五府,拿出调兵遣将的方略来。”

朱厚熜满意地点头说道:“好,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听到杨博反对自己率军远征倭国,戚继光心中对他如此不念旧情已是十分恼怒,但是杨博提出的前两条反对意见都是实情,让他无从辩驳,直至听到这第三条,立刻抓住了话柄,亢声说道:“杨少司马(注:兵部尚书别称大司马,侍郎别称少司马。)总长大人的话,末将万难苟同!早在嘉靖二十一年,朝廷复设营团军,末将就曾任俞将军副职,而今复归俞将军帐下听命,有何不可?再者说来,末将身为大明军人,世受国恩,但凡能为家国社稷效力,莫说是做俞将军副手,便是专任军、师,乃至团、营之长,亦无所怨,又怎会衔冤生恨?!”

国朝厉行“以文统武”之祖制;加之杨博又是兵部堂官、明军总参谋长,戚继光当着皇上的面公然反驳杨博,言辞还是如此激烈,无疑是犯了朝廷的一大忌讳。高拱和张居正都替他担心起来,却苦于刚刚受到皇上那句“玩笑”的隐晦敲打,既不好帮腔说话,又不好出面打圆场。只有严世蕃无所顾忌,又存者向戚继光卖好、以便日后将其收揽到严家门下的私心,就插话进来,笑道:“下官也认为少司马多虑了。天下之人,谁不知道戚将军自幼便许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凌云壮志?如此公忠体国、不计名位,诚为国朝食君禄者之典范……”

起初听到杨博摆出的三条反对理由,朱厚熜也觉得前两条勉强还能说得过去,第三条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但是,此刻听到严世蕃开口替戚继光说话,不禁使他联想到刚刚接到镇抚司的仿单密报严世蕃设宴款待戚继光和徐渭之事,心里立刻警觉了起来,转头面向戚继光,沉下脸来说道:“元敬!议事就是议事,不要置气!你可以不计名位得失,可杨惟约身为兵部堂官,又怎能不周全考虑?当年朝廷复设营团军,你确曾做过俞志辅的副手,但如今情势与当年已大不相同——你刚刚率军远征南洋、平定夷乱,可谓有大功于国家,设若朝廷突然将你降职改任军长、师长,朝野内外岂不是要议论纷纷?远征军众将士更会认定朝廷还有朕这个君父处事不公、擢黜失当,定然为之寒心,更大损士气,这可不是社稷之福!再者说来,杨惟约所虑之事,正是朕所担心的,否则就不会先让严东楼向你们通报他与西班牙人谈判之详情。对外用兵,关系重大,一定要通盘考虑,稍有疏忽,便会误国误军。到时候,就算诛了你戚继光的九族,又岂能偿赎丧师辱国之大罪!”

皇上把话说的这么重,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凛然天威,令戚继光颇为羞愧,低下头去,说道:“皇上责的是!微臣虑事欠周全,又一时急切,口不择言,还请皇上及杨少司马总长大人恕罪!”

朱厚熜缓和了语气,转向杨博,说道:“惟约啊,你方才所说的三点理由都很有道理,朕也认可。不过,你昔日曾与元敬搭档,想必知道他自幼便立志要为国剿平倭寇,以报我大明所受百年倭患之耻。朕可否替他讨个情,让他有机会了却这一夙愿?”

皇上先是严厉地呵斥了戚继光,随即却又帮他说话,让杨博更加确信圣意已决。不过,他方才已经明确表态不赞同此议,也不好立即改口,就婉转地说道:“回皇上,擢黜之恩皆出于君上,臣等本不敢随意置喙。不过,东海舰队征战多年,亟待休整;南洋那边还需防备西班牙夷人作乱,不宜调其北上伐倭……”

严世蕃突然插话进来,说道:“论说调动兵马、命将出征都是兵部部务,下官不好随意置喙。不过,少司马或许没有听明白皇上的意思。皇上只说是要成全戚将军平倭之夙愿,却并未指明让他统率东海舰队北上伐倭。是故下官以为,可依少司马前议,仍从禁军抽调一个军增援中朝联军,戚将军改任联军副司令兼该军军长,如此便能两相兼顾了。”

原来,对于皇上有意要让戚继光远征倭国的心意,严世蕃也看得清清楚楚,他这么说一是出于逢迎皇上的本能反应;二因拉拢戚继光的心情过于迫切;三来也是为了给杨博一个下台的台阶——杨博虽然与他们严家并无关系,却与徐阶同为前任内阁首辅翟銮的门生,也算是原先的翟党、如今的徐党要员,在眼下严绍庭娶了徐阶的孙女、严徐二党已隐隐有联手之势的情况下,他不想让这个固执己见的书呆子触怒了皇上,白白折损徐党一位位高权重的得力干将!

谁知道,杨博却毫不领情,冷冷地说:“少宗伯(注:礼部尚书别称大宗伯,侍郎别称少宗伯)之议确有道理,然则下官担心,临阵易将,犯了军中大忌。”

严世蕃没有想到杨博这个书呆子如此不识抬举,不禁涨红了脸,正要出言反驳,却听到朱厚熜笑道:“东楼的建议、惟约的担心都有道理,朕来把你们的意见折中一下——仍按兵部的意见,从禁军抽调一个军增援中朝联军;戚元敬改任联军副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名列亦不刺之前;俞志辅专任联军司令,如此可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