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动

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着,他突然生气了,从御案上抓起一份奏疏,递给了严世蕃:“这是山东巡抚朱纨给朝廷上呈的奏疏,你看看,他都说了些什么!”

嘉靖二十三年江南叛乱之时,时任广东兵备道的朱纨不肯从逆,与时任南京南京兵部尚书的张经整合福建、两广兵马,与朝廷平叛大军一南一北夹击江南叛军,对朝廷迅速平定江南叛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后,他叙功升任湖广巡抚。嘉靖二十六年改任山东巡抚,加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衔参赞蓟辽军务。不过,他所呈上的这份奏疏,却不是奏陈山东政务,也不是汇报蓟辽军务,而是非议朝廷招安徐海匪帮的决策,认为徐海既是军中叛卒,又是海上巨寇,更是南洋变乱的致乱之源,其罪之大,罄竹难书、百死莫赎。高拱身为朝廷命官,不分贤愚、不辨忠奸,一味急功近利,任用匪类,无疑饮鸩止渴,势必遗患无穷;更将朝廷威严、国家律法践踏无余……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朱厚熜接了过来,只见那张笺纸之上,严世蕃用漂亮的工楷写着:“不许淋尖、踢斛、侧拖、虚推。不许将米斛敲松撬薄甚至私置大升大斗。不许索取看样米、起斛米、扒斛米、筛箱钱。不许勒索耗费、外加、内加。不许勒索入廒钱、筛扇钱、斛脚钱、酒钱、票钱、铺垫等钱。不许勒索顺风米、养斛米、鼠耗米。不许索要兑例、心红、夫价、铺设、通关席面、中伙、较斛、提斛、跟役、催兑、开兑等陋规。不许开私戳小票,令民执此票到家丁亲友寓所额外私加赠耗,方给倒换截票。不许故意耽搁,挨至深夜收受。”

洋洋洒洒近两百字,罗列着贪官污吏征缴赋税时各种敲诈勒索百姓的花样,足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淋尖踢斛等花样,朱厚熜在诸暨之时已经听孙嘉新说起过,其他更多的他就闻所未闻,不过,只看名目,就能大致猜到什么意思。朱厚熜忍不住追问道:“你此前从未在州县任职,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浮收花样?”

严世蕃说:“回皇上,微臣愚钝不学,本无经略之才,辱蒙圣恩,忝为应天巡抚。受命之初,夙夜忧叹,深恐有负皇上栽培之恩、封疆之寄,是以留心查阅前朝典籍、先人笔记,又修书咨询于治下州县职官,多方搜集,辑录出这些官府征缴赋税时的种种陋规。”

严世蕃的表白,朱厚熜当然是不信的,但他也知道,严世蕃升官心火正旺,刚刚兼任了有“天下第一抚”之称的应天巡抚,哪怕只是为了捞政绩甚至做样子,也会勤勉治事,这也正是他利用严世蕃来对付贪官的用意之所在。尤其难得的是,严世蕃居然能猜到他一定会欣然接受立碑的建议,弃用官场文牍格式和生涩拗口的文言,用百姓都能看得懂的大白话撰写各条禁令,不必删改就可以勒石作碑,可谓是用心良苦、体贴入微。因此,他忍不住赞叹道:“你有心了。”

严世蕃谦逊地低下头去,说道:“这都是微臣身在御前,时时聆听皇上教诲,更感念皇上一片仁者爱人之心……”

臣子们不露痕迹地把功劳都归于自己的“圣明仁厚”,朱厚熜固然心中暗喜,但严世蕃是什么货色,他更是清楚不过,一听到严世蕃滔滔不绝的说这些阿谀奉承话,本能地就警觉起来,便笑着打断了严世蕃的话:“你是朕身边的人,这些无趣的官话、套话就不必说了。朕以为,光刻朝廷禁令还不够,应当将朝廷各项正赋名目及额定火耗铭刻在这块碑的正面,并刻上‘永不加赋’的承诺,既彰显朝廷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决心;更使百姓知悉所应承担的皇粮国税。日后若有地方官府衙门的贪官污吏胆大妄为、擅自加赋虐民,百姓便可据理力争,将之告到上司衙门乃至朝廷。”

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皇上却要将朝廷各项赋税名目公诸于众,还要勒石作碑。这么做,固然杜绝了地方官吏营私舞弊的机会,却又给后世人君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说,若想加征赋税,就是违背了“祖制”,就如同皇上前几年改易祖宗成法、厉行新政一样,势必招致朝野内外的强烈反对。不过,自己的荣华富贵系于面前的这位当今天子一念之间,严世蕃可不会替后世的皇帝瞎操那份闲心,当即大声说道:“天纵圣明无过皇上!”

朱厚熜大笑着说:“此碑一立,贪官污吏势必胆战心惊,而我大明百姓却都要拍手称快。你严世蕃算是立下了社稷之功!”

严世蕃越发把头埋得更低了,应道:“皇上赞誉,微臣愧不敢当。效忠朝廷、尽心王事,乃是微臣的本分。”

朱厚熜感慨地说:“只做到这‘本分’二字,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我们大明朝的许多官员,本分之内的事情从不悉心办好,却总是越俎代庖,对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指手画脚、大放厥词,真是莫名其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