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一百一十章 苛政虐民

第一百一十章 苛政虐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博也笑了起来:“我明白了。其三,便是孙县令曾经用过的法子,下乡征粮的公差属吏,一律不得脚穿官靴,必须光着脚。若是黑了心肝要淋尖踢斛,那脚趾便是断了,也难以撼动斛中之粮,是故叫做‘赤脚大仙’是也!”

“说的不错。不过,”朱厚熜笑道:“靴子不能穿,袜子可是一定要穿的。朕平日里吃的也是你们收来的皇粮,若当真按你孙嘉新‘赤脚大仙’之策行事,朕每每端起碗来,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碗中的米是被人用臭脚丫子踩过的,胃口也就大减了。”

谁都知道,皇上御膳所用的,不但是从各地精选确定的贡米,尚膳监还一颗一颗仔细挑拣过,连大小形状都要大致相同,跟沙子里拣珍珠一样精心。皇上这么说,只不过是在说笑而已,就都识趣地陪着皇上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朱厚熜正色说道:“百姓家有两句俗话说得好,一曰‘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关乎万民生计,更关乎社稷安危。‘粮’字由一个‘米’字和一个‘量’字相合而成。所谓‘量’,既是丈量地积之法,也是计量粮米之措。朕下旨清丈天下田亩,做到了其中的一半;你这三项纠弊之策,做到了剩下的另一半,可解万民生计之难。你尽快草拟条陈,也不必交付部议,朕即刻准奏颁行。”

第一百一十章苛政虐民(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孙嘉新苦笑道:“回皇上,微臣曾于嘉靖十六年呈上奏疏,上呈三策纠改征粮之弊……”

孙嘉新只说了半句话,就被一旁杨博的一声轻咳所打断,他会过意来,也就住口不说了。不过,朱厚熜已明白了他的难言之隐,原来是要为尊者讳——嘉靖十六年,那个混蛋嘉靖大概正忙着自己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大事,哪里还顾得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百姓深受苛政之苦这样的小破事!甚至,孙嘉新的奏疏可能还没有送到混蛋嘉靖的手里,就被那些阁老尚书给扔掉了——征收粮赋,是为国之大政,朝廷自有规制,哪里轮得到你一个七品芝麻官随意置喙?

朱厚熜叹道:“原来如此!当年朕为妖道所惑,沉湎方术斋醮,一意玄修,未免怠废了政务,以致你的忠谋良策石沉大海,更使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亿万农夫多受了十三年苛政之苦,这是朕的失职啊!好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眼瞅着各地又该征收夏赋了,快把你当年提出的那纠弊三策说来听听,若是可用,朕即刻准奏,颁行天下!”

孙嘉新可不知道他是穿越过来的冒牌皇帝,承认起混蛋嘉靖往昔的过错毫无心理负担,深深地被皇上直认己过、虚心纳谏的仁君之风感动了,说道:“回皇上,微臣所言三策,分别叫做‘卧薪尝胆’、‘铁打江山’和‘赤脚大仙’,不过是纠改官器及征粮之弊的因事应变之法,当年便被人斥为雕虫小技,算不上什么忠谋良策……”

朱厚熜皱着眉头沉吟片刻,哈哈大笑起来:“朕若是没有猜错,你这三策,正是你在各地做官时使用过的那些法子,在那些迂腐庸碌的官员眼中,确实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啊!”

杨博一半是当真不明白,一半是凑皇上的趣,插话说道:“孙年兄,我只做过一任三年的知县,久疏民政,还请你不吝赐教,将那三策细说分明。”

“赐教不敢。”孙嘉新说:“第一策‘卧薪尝胆’是改造官秤。在官秤一石或半石之处,戳凿一孔,将砣绳贯定其中,不可随意移动。如此一来,想在官秤上以多秤少,便也枉然……”

杨博追问道:“那么,为何要叫‘卧薪尝胆’?”

孙嘉新解释道:“杨大人试想,观其形制,那悬砣岂不正如一枚悬胆?缴粮卖粮的百姓,身卧‘薪席’,眼观悬胆,自可心安如水,不必再惶惶然了。此种凿孔定戥之法,就叫做‘卧薪尝胆’。”

朱厚熜笑着接过话头:“所谓‘铁打江山’,便是要重新打造收粮官斛。旧斛多为木制,改以铁制,可杜绝贪官污吏任意改变形制、收放尺寸之弊端,所以叫‘铁打江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