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一百零五章 心病心药

第一百零五章 心病心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嘉新早已听得目瞪口呆,听到“王大人”点着自己名字问话,这才回过神来,由衷地慨叹道:“大人鞭辟入里。官商勾结,分润分赃,遭殃的是本地桑农,势必影响朝廷推行改稻为桑之国策。下官这么做,的确是不想让这些贪官污吏败坏吾皇千秋圣名,更是不想吾皇一片仁君爱民之心,被他们这些贪鄙成性的官场败类给糟蹋了!”

朱厚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道:“你还没有正面回答我,倘若再遇到害民扰民之事,你还有没有勇气站出来为百姓说话呢。”

孙嘉新嘴里硬邦邦地吐出一个字:“有!”

朱厚熜却摇摇头,说道:“自孔圣人创立儒道,千年以降,我泱泱中华就从来不缺坐而论道的书生,能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循吏却是少之又少。以你孙大人这样的风骨,大概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以今日之事而论,你的确挺身而出,及时制止了诸暨县衙一干人等虐民自肥的恶行秽迹,保全了治下桑农的合法利益。可是,在下倒要请教,倘若你没有负气称病,仍在县衙正堂端坐理事,他们敢这么干?”

“这——”孙嘉新象是咬了一只辣椒,顿时面色燥赤,不知该如何回话。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孙嘉新抬起眼皮,望着已经发怒的朱厚熜,眼睛里却闪出异样兴奋的光芒:“王大人能看出这其中的猫腻?”

朱厚熜脸上的怒容却又不见了,淡淡一笑:“你不肯当着百姓的面斥责那些公差的胡作非为,是为了保全你们诸暨县衙的形象,也是为了替朝廷保留一点体面。不过,我于商贾之道也略知一二,大概能猜到他们为何这么做。”

孙嘉新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皇上一片仁君爱民之心,朝廷多少恤民安乐之政,到了下面,就都走了样,甚或成了贪官污吏虐民自肥的大好机会,每每思之,下官都想恸哭一场……”

在场的杨博和镇抚司三位太保爷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从皇上的话语之中,显然并不真的生孙嘉新的气,反而还有一丝隐隐的得意,杨博暗自松了口气,问道:“王大人看出什么猫腻了,可否说来听听?”

杨博天资聪慧,当年就不但得到内阁次辅翟銮的青眼赏识,还曾被眼高于顶的严世蕃视为能与徐阶和自己并立为雄的天纵奇才,只是他恪守君子处世之德、人臣事君之道,平日里不屑献媚取宠而已。经过今次陪同圣驾微服出巡,他已然对皇上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发问,既有凑趣的成分,更是诚心向几乎无所不知的皇上求教之意。

果然,朱厚熜正在等着机会来显摆自己,当即得意地笑道:“杨大人只在地方干过一任三年的知县,又不谙经商之道,当然看不出来他们诸暨县衙的猫腻。依我看来,织造局下属的作坊以市价收购百姓生丝,他们这些官吏就眼红了,强行将百姓的生丝以官价买去,再转手卖给织造局,那近半的差价,不就落入他们的腰包了吗?”

杨博醉心于军事,为官的兴趣全在研读兵书、绘制地图之上,当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生财之道,吃了一惊:“竟有这等事?织造局的作坊是宫里的……哦,如今官商合营,都是朝廷的作坊,他们竟敢借机敛财,真真没有王法了!”

朱厚熜苦笑道:“这些人眼里只有银子,哪有什么王法?对治下的百姓岂能不雁过拔毛?再者说了,别说是朝廷与商户公私合营的工厂,就是当年隶属宫里、给皇上织造龙衣的织造局还不是如此。敢在皇上的身上动刀子割肉,遑论其他!”

镇抚司九太保谢宇翔怒不可遏:“这些个狗娘养的贪官污吏,敢把主意打到织造局的头上,就不怕织造局告到皇上那里去?”

朱厚熜越发苦笑了起来:“诸暨县衙强买来的生丝,怎敢按市价卖给织造局?七成、至多不过八成就贱买了,织造局也能从中得到偌大好处,甚至能把大半落入自家腰包。百姓损失过半,对他们来说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谁还会把捅到皇上那里去,断了自家的财路?我若猜得不错,此刻署理诸暨知县的县丞王顺,正在和织造局作坊派来收购生丝的管事讨价还价,哪里是什么‘侍侯差使’!孙县令方才执意要那位班头把王顺召回去,就是为了不让他们达成如此肮脏的交易,给宫里抹黑、给皇上的脸上泼脏水啊!孙大人,在下说的可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