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二十六章 再添新愁

第二十六章 再添新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大抵都与应天府有关。政务出了差错,身为巡抚的刘清渠受到处分是在所难免。但是,仅仅因为铺户、客商受到盘剥压榨,皇上就要把身为二品大员的南京户部尚书、应天巡抚刘清渠打入诏狱,未免有些失之过重,也未免招致朝野内外的非议。因此,高拱赶紧劝道:“皇上,兹事体大,依微臣之愚见,还是等回宫召严阁老、夏阁老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朱厚熜倏地一下把头转向了高拱,厉声说:“今日之事,你都亲历亲见,朕制定的‘工商亦本’的国策、朝廷颁布的诸多重商恤商的法令,到了应天府,就都成了‘瞧着办’的一纸空文了!难道还要朕装糊涂吗?”

受到皇上的申斥,高拱却还是倔强地说:“请皇上恕微臣直言,朝廷三尺之法不行于州县,乃是国朝锢蔽,非独应天一地如斯。就以今日之事而论,也非刘部堂之过。原因有三:其一,供应随行官员日常所需一应物事,本是工部之责。因南京工部有衙无官,不得不由应天府一体承担,刘部堂责令治下铺户当行买办,亦是不得已而为之,甚或可视为代人受过;其二,废除牙行包买包卖之制,该由各省府州县收缴牙帖予以注销。然其时应天巡抚署衙署设在苏州,并不在南京,只能委派属员收缴,难免有所疏漏;其三,今年以来,应天府治下数州县遭了水患,一边赈灾抚民,一边还要推行改稻为桑之国策,其后又要筹备接驾诸事,刘部堂年近七旬,精力难免不济,遂有顾此失彼之情事。甚或微臣冒昧猜测,这等小事,他只是委派巡抚署或布政司职官属员打理,自己亦未能及时过问。虽有失察之过,却并无违抗朝廷律法之心……”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果然,外面的喧嚣声平静下来之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外面喊道:“高大人、张大人可好?小校救援来迟,死罪死罪!”

尽管提的是高拱、张居正两人的名字,但喊话之人却是镇抚司镇抚、锦衣卫十三太保之首的杨尚贤,以他三品武职尚且自称“小校”,想必问的是圣驾安危,却又不敢曝露皇上身份,只能拿高拱和张居正两人做幌子。

原来,朱厚熜要微服出宫,吕芳不能阻止,只好指派镇抚司的人悄悄跟在身后,暗中随行护驾。朱厚熜进了浙东会馆之后不久,就有牙行的人打上门来,镇抚司那几位侍卫见他们人多,又苦于无法亮出身份吓阻这些浑不晓事的市井泼皮,只好一边留人监视动向,一边赶紧回去禀报。杨尚贤一听吓得头发都要直竖起来了,立刻点齐人手,火速驰援。幸而浙东客商们依托房门抵抗了多时,才没有让那些狂徒惊扰了圣驾。

听出是杨尚贤的声音,朱厚熜扬声对外喊道:“高大人、张大人一切都好,请勿挂念。”

接着,他又对惊诧不已的李老爸说:“是官府的人来了,把门打开吧!”

众位客商这才醒转过来,七手八脚地挪开了堵在门口的箱笼货担,打开了房门,只见一大群黑衣劲装大汉把偌大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的;那些牙商和他们收买的市井泼皮被赶在一处角落里,跪在地上簌簌发抖;而在二门的门口,果然有一个头戴瓦楞帽的赤膊汉子倒在血泊之中,身上刀口有半尺来长,正汩汩往外冒血,虽说人还有口气,在不停地哀号着,但显然已是不能活了。

看到这副惨状,浙东客商们吓得面无人色,张居正和李贽两人也不忍地转过头去,只有亲身经历过京师保卫战的朱厚熜和高拱两人,以及德川家康及其侍童对之熟视无睹。

镇抚司校尉及时出手,制止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恶斗。那些牙行的人得知自己围攻打砸的浙东会馆之中,竟然有名震寰宇的高拱、张居正两位朝廷命官、天子近臣,无不吓得魂飞魄散,再被如狼似虎的镇抚司校尉用刀逼着,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浙东会馆遭此浩劫,损失惨重,诸位客商也都是人心惶惶,朱厚熜和高拱、张居正等人好一番温言抚慰,并答应敦促应天巡抚衙门从速审理此案,定要让牙行的人包赔他们的损失,这才安抚住了惊魂未定的浙东客商。

经过这么接二连三的折腾,无论是当初执意要做东道的朱厚熜,还是盛情难却的李贽和德川家康等人,都没有了把酒言欢的兴致,便拱手作别,相约改日再聚。

李贽与德川家康等人一走,朱厚熜的脸上立刻变了颜色,咬牙切齿地说:“杨尚贤,带着你的人,去把刘清渠抓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