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开眼界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开眼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过了客套话,李纪起身恭请“各位钦差大老爷”到被赵自翱吹捧上天的扇厅,只有赵自翱和王可陪着朱厚熜他们。

朱厚熜好奇地浏览了扇厅里的诸般摆设陈列,无一不是夏彝商鼎、周秦古董,件件价值不菲;又看了看窗外夕阳下波光潋滟的小秦淮,叹道:“赵大人说李员外府上的扇厅可称小秦淮一景,果然名不虚传啊!”

王可也没有了刚才的尴尬,凑趣说:“李员外府上这座扇厅不单房子象扇,临水一面的三座门和三十六个窗子都做成扇子式样,晚上点燃客堂里六十四盏大宫灯,从河面上看,便是三十九把大大小小的光扇,可称小秦淮最为别致的景点,站在扇厅可以将小秦淮的美景尽收眼底……”

朱厚熜笑道:“王大人对各家盐商府邸了如指掌,想必是他们府上的常客了!”

王可也是两榜进士出身,怎能听不出他话里的嘲讽之意,尴尬地陪着笑脸不敢再说话。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正因早早接到钦差莅临的消息,又料定几位钦差是为圣驾打前站,赵自翱和王可等人真可算是煞费苦心了,不但劝说各位钦差大人换乘八抬大轿,扬州知府王可还派出了数百名的府兵差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从接官厅到城门口的那段路都戒严了起来。一路上礼炮声“嗵嗵嗵”响个不停,手持刀枪斧钺的军校在最前面开道,旗牌森列,张伞擎盖,三四十顶或八人抬或四人抬的官轿紧随其后,轿伍仪仗长蛇一般绵延足有一里多长。

扬州地处水陆要冲,时常有朝廷大员过境,即便是升斗小民也是见过世面的,但那些因为戒严被挡在城门外的百姓却不曾见过这样的显赫排场,也不知道雕栏围帘的绿呢大轿里坐着的到底是何等人物,莫不想一睹其人风采。但花格明窗被遮盖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到。此外,杨尚贤等三位太保爷和一干镇抚司校尉坚决不乘轿子,仍策马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将朱厚熜、高拱、张居正和杨金水四人的大轿护持在中间,在那些百姓看来,这些身穿大红锦袍、骑着高头大马的差爷一定是轿子里的大老爷的护卫,越发地羡慕和好奇,就都不住声地啧啧称奇又摇头叹息,只恨无缘窥得庐山真面目。

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大轿停了。朱厚熜掀开轿帘走了下来,只见跟随身后的官员人数已经比接官厅少了许多,也没有一个穿蓝袍的,可见六品以下是没有资格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但同时又有许多身穿民服的人,男男女女跪满一地。杨尚贤等三位太保和一干镇抚司校尉立刻紧张了起来,都把手搭在了腰间。

领头跪着的那个人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身穿一领石青云缎锦袍,一见朱厚熜个高拱等人相继下轿,立刻高声说道:“小人李纪,拜见列位钦差大老爷。”

高拱等人不知道这个李纪是何许人也,朱厚熜却早就得到镇抚司的密报,此人便是扬州最大的盐商。赵自翱和王可等人把接待钦差的地点放在李纪府上,大概并不是为了给官府省下一点招待费那么简单吧。

赵自翱也隐隐觉得,眼前这位似曾相识的“高大人”不象以前过境的那些达官显贵那么好伺候。不过,高拱一朝风云际会,便从翰林院一位普通的修撰被皇上简拔至御前行走;其后又被拔擢为营团军监军、受命组建如今已成为大明第一强兵的营团军,在京城御鞑靼、南下平叛乱诸多战役中立下了盖世奇功;此后还奉旨南下主持废弛海禁开办海市,又回京出任御前办公厅协理,是近年来最受朝野瞩目的官场新贵、天子近臣,难免会有几分盛气凌人。但他觉得自己刚才给“高大人”解释扇厅时引起了“高大人”的兴趣,便大着胆子说:“列位钦差大人,李员外略备了薄筵,不若请列位钦差大人先开膳,把酒叙话以待日落,再请欣赏小秦淮的夜景。”

朱厚熜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也好。赵大人,请!”

不过,这么做正中朱厚熜的下怀,他跟后面下轿的高拱等人对视一眼,然后四下打量着眼前这座宏伟华丽、装饰一新的府邸,佯装惊讶地问走上前来的赵自翱和王可:“赵大人、王大人,这是何处?怎么不去盐运司衙门或扬州知府衙门?”

王可的脸立刻白了,将埋怨和求助的目光投向赵自翱,赵自翱是定策者,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说这是盐商李纪的家。至于为什么要请列位钦差大人莅临一个商人的家,是因为扬州风流尽在这俗称“小秦淮”的市河,小秦淮水程不过八里,李府便沿河占了数里,又恰好处在小秦淮风光最秀美的地段,左邻右舍也算是富甲一方的大盐商,他们的府邸都要略逊一筹;尤其是李府临河的扇厅,若是站在小东门谯楼上看,活脱脱就象一把平展在小秦淮河边上的大撒扇。是故时人有评:到扬州,则不可不到小秦淮一游;到小秦淮一游,则不可不到扇厅一坐……朱厚熜假装好奇地问:“这小秦淮可是因南京秦淮河而得名?”

“高大人睿智。”赵自翱谄媚地笑着解释说:“自有运河,扬州便引水入城而成市河,南出龙头关,北出大东门水关,两头皆与运河相连,水程约八里,乃是扬州一大盛景。市河两岸多为盐商巨贾之别业,美伶名妓也多在此置河房密室,入夜时分,河上画舫如鳗,两岸花灯万盏,芙蓉罗绮满眼生辉,丝竹笙歌不绝于耳,置身其中,真不知今夕何夕。因南京秦淮河名闻天下,时人便将之比拟为扬州城的秦淮河,故有小秦淮之美誉!”

朱厚熜微微一笑,对一直垂手站在旁边的李纪一拱手:“这位想必就是李员外吧,本官叨扰了。”

李纪赶紧跪下叩头,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这样的话一连串地说出来,想必不是第一次在家中替赵自翱和王可他们接待朝廷大员,这番话早已操练了多次,不但没有停顿,听着还颇为押韵。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