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九十一章 尽忠报国

第九十一章 尽忠报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天清晨,出营巡逻之前,张五哥就对骑营所有弟兄们说了,皇上在看着我们,俞军门在看着我们,全军弟兄都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下软蛋,既然退无可退,那么,就放手一搏!

步兵线形队列的后方是临时构筑的炮兵阵地,二十五门重型神龙炮严格按照操典上规定的安全距离一字排开,短粗的炮身呈45度仰角,黑洞洞的炮口遥指天空,每门炮之后,炮班的各位炮手已经各就各位,主炮手的手中提着长长的炮绳,显然第一发炮弹已经装填入炮膛,随时准备发出天崩地裂般的怒吼。

确认各部都已做好了战斗准备,俞大猷这才下令:“吹号!”

“呜——”拖着长长尾音的号角之声骤然传入正在激战之中的骑兵耳中,逆风从远在两三里之外明军本阵那边传来,号声已是若隐若现。

仿佛也受到了明军号角的催促一般,亦不刺再一次怀着复杂的心情看了一眼陷入重围中的蛮子骑兵,缓缓地抬起了手臂,然后猛地往下一劈——作为一名真正的蒙古武士,他尊重这样的对手。但是,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军,亦不刺知道,近身肉搏最能检验兵士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幸存下来的人都是蛮子军中的锐健士卒,此刻聚拢成一团,两侧和后背有同伴照看,每个人只用防御自己的正面,外围的蒙古骑士尽管数十倍于他们,不借助射手的帮助,却难以很快解决战斗。而两军甫一遭遇,蛮子骑兵就打出了一枚烟花,那枚该死的烟花暴露了自己突袭蛮子的意图,如果再拖延时间,等到他们的主力及时排兵布阵,结成了那该死的坚壁阵,肯定会象五年前的大都德胜门之战一样,不知道又有多少高贵而勇敢的蒙古武士被长生天召唤回自己的怀抱……

得到亦不刺的将令,早已蓄势待发的弓箭手松开弓弦,无数利箭破空而出,飞向了猬集成一团的明军骑兵营的官兵。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就在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嘉靖帝朱厚熜与自己的心腹爱将俞大猷为兵士们的牺牲而发生激烈争执的时候,明军各部已陆续完成了战斗队型的展开,一位又一位的传令兵前来报告:

“战车营已展开完毕。”

“炮一营已做好战斗准备。”

“步二团已整队完毕。”

朱厚熜连声催促道:“吹号!快吹号!”

在那一刻,亦不刺突然看见,面对着密集如天空洒落的雨点一般的利箭,那一群蛮子骑兵的脸上都绽开了喜悦的笑容。

那骤然传来的号声,正是本军吹响的退兵号,这就意味着,全军已顺利完成了战斗队形的展开,而且,号声急促而绵长,显然是在催促他们赶紧撤回来。

可是,从营长张五哥到普通一兵,他们的心里都十分清楚,自己已陷入了鞑子的重围之中,已经无法安然撤退;甚至,为数众多的蒙古武士会紧紧地尾随着他们,拿他们做防御战车发炮的天然屏障,一直冲到本军阵前,本军赖以克敌制胜的火炮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奉命阻击敌人的骑营遭遇敌人占有绝对优势的大军围攻,一定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在混成旅此前进行的无数次操练演武中,不少人都提出了这个疑问。但是,即便是俞大猷这样精通韬略的大将之才,也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只说让骑营临机处置,自行决断,若因情势所迫,也可撤到别处。

私下里,对于俞军门定下的这条作战原则,骑营上上下下都嗤之以鼻:撤回本阵,还可以择机再战;撤到别处,眼睁睁地看着敌人袭击本阵而袖手旁观,那跟临阵脱逃有什么区别?难道我们骑营在你俞军门的眼中就是这么不中用么?我们跟步战营、神机营一样,都是你俞军门和戚军门一手调教出来的,不是小娘养的!

站在车厢之下的司号员丝毫不为之所动,用目光请示俞大猷。

朱厚熜不禁气苦。但是,“军中但知将军之命,不闻天子之诏”不是自己当年亲口嘉许营团军的话吗?他瞪着俞大猷,喊道:“快下命令吹号,叫骑营撤回来!”

俞大猷也不置若罔闻,仍在居高临下,仔细地查看各部队的战备情况。

战车营三百五十辆战车卸去骡马,次第排列在了一起,用粗大的铁链首尾相连,结成了一个硕大的环形防御圈。被民间俗称为“偏厢车”的战车侧面的档板放了下来,露出了轻型神龙炮和佛朗机轻炮那长长的炮身。

环型防御圈的里层是步兵二团的防线,一排排的步兵平端着二七式半自动步枪,站在战车的后面,排成了整齐的线形队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