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二十五章 商贾犒军

第二十五章 商贾犒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严世蕃正在找这个话头,心中暗喜,却突然跪了下来,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皇上宵衣旰食,事必躬亲,千古贤君也不过如此。奈何有人深受皇恩却不能为君分忧,庸碌无为,怠废臣职,其罪已不可以昏聩名之,恳请皇上将其革职,交付有司依律治罪。”

朱厚熜立刻警觉起来:这个坏东西又要借题发挥,陷害忠良了吗?忙问道:“你所谓的‘有人’指的是谁?”

严世蕃摘掉了头上的乌纱帽,将头俯在地上,说:“回皇上,正是罪臣本人。”

朱厚熜吃了一惊:这个坏东西什么时候学会自我批评了?他深深地看了严世蕃一眼,突然笑了:“先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用的肯定是以退为进之法,想讨朕的赏罢了。说吧,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

皇上一眼就窥破了自己的心机,令严世蕃也为之惊惧,忙说:“回皇上,确实有件小小的喜事,可惜险些被罪臣给耽误了。日前罪臣奉圣谕找大同诸位粮商商议购买军粮一事,诸位粮商纷纷表示仰赖皇上如天之仁,并得官军舍生忘死、御虏抗倭,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亦能安心货殖四方。今次朝廷举办军事演习,是为震慑群虏,确保边民和平安定,他们愿乐输若干钱粮,并筹办了若干牛羊猪鸡敬献朝廷,为皇上犒军之用,计有牛一百头、羊五百口、猪二百口、鸡一千只。臣思虑再三,不得不婉言谢绝了他们的这一番好意。”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议定了设立黄埔军校一事,朱厚熜十分高兴,回到设在大同巡抚衙门的行在之后,仍是激动得不能自已。

回到明朝以来,最让他头疼的是明朝武备废弛、明军战力低下的问题,为此他抓住鞑靼入侵和江南叛乱的契机,不惜违背祖宗成法,撤裁卫所,改革军制,编练了五十万禁军,设立了总参谋部、兵工总署和军需供应总署,花了很大气力,总算是理顺了明军的指挥体系,建立起了军工体系和后勤保证机制,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军队已初显雏形,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为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军官团体。

虽说受限于国防及军备建设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黄埔军校目前只能对明军各级军官将佐进行为期半年的短训和半年的实习,还不能象正规的军事院校一样,对军官进行全面系统的军事教育和培养,总也聊胜于无——后世那个被称为“名将摇篮”的黄埔军校不也是这样的短训班吗?从那里走出了国共两党多少著名将帅!大明王朝的黄埔军校势必也能为明军正规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装备着新式火器、训练出了出色的士兵,又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军官团体,原本孱弱无能、被北虏南倭搞得焦头烂额的明军,将以何等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写下何等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想到这里,他只觉得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激情在胸中激荡起伏,恨不得高歌一曲来抒发情怀。

见皇上嘴角含笑脚下生风,严世蕃凑趣说:“说真的,皇上当初定策要举行此次军演,微臣还不能理解。但见今日禁军与大同军鏖战之时,奉旨陪同皇上一起观摩演习的蒙古各部使者都是暗自咋舌,惊恐不已,料想已对我大明国势军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必不敢再觊觎天朝,明犯边庭,方知圣心远谟,非是微臣这等愚顽庸碌之才所能企及于万一啊!”

朱厚熜灵台一闪,顿时想起了宣府商人要请严世蕃帮忙办什么事情一事。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那些商人主动捐资犒军,不用说也是为了讨好自己,为他们日后向朝廷提出要求做一铺垫。那么,他们到底要请严世蕃帮忙办什么事情呢?是否正是自己在心里思虑了好久的那件事?

但他也不急于查问究竟,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既知他们是一番好意,为何却要谢绝?”

朱厚熜的心情很好,便坦然受了严世蕃的阿谀奉承,笑道:“呵呵,他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枉我们君臣远天远地来大同一趟了!对了,叔大。”

跟随在朱厚熜身后的张居正忙应声道:“臣在。”

朱厚熜说:“原来说定由大同军协助大同军需转运署给禁军置办每日所需的肉食菜蔬,今日两军打成这个样子,大同军诸将都窝了一肚子火,一心想着要报仇雪恨,是否就忘了这件事?你去过问一下,告诉他们,打破了头还是亲兄弟,何况这只是演习而已,真遇到战事,两军还要并肩作战,且不能小肚鸡肠,更不能记气生恨!”

张居正领旨而出之后,严世蕃又奉承道:“皇上天心仁厚,全军将士焉能不效死用命,以报浩荡圣恩!”

“呵呵,自古便有‘皇上不差饿兵’的说法,朕怎能忍心激战竟日的禁军兵士饿肚子?再者说了,吃不好饭,明日上阵给朕出工不出力,朝廷花这么多钱粮组织的演习就要打折扣了,这种事看着小,其实也不小,不能不考虑周全,细节决定成败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