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九十九章 圣心决断

第九十九章 圣心决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安国郡主郡马赵隐提出解甲归田的请示,却被朱厚熜以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安国郡主又刚刚有了身孕无法远行等理由断然拒绝——好不容易才在皇室宗亲中发现了一位可造之才,又树立成为宗亲显贵为朝廷效力的榜样,朱厚熜怎么舍得让他跟着阿宝去东南亚种胡椒?

对于此事,朝臣却与皇上有不同的看法,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赵隐囿于私情而辜负圣恩,足见此人不识大体,难堪大用,更不宜在禁军执掌兵权,建议皇上将其调任闲职。朱厚熜拗不过众口一词的朝廷重臣,只得委任他为大明王朝宣慰钦使,将他派往朝鲜,督导朝鲜加紧修建港口、筹办军需粮秣诸事。赵隐还带着大批明军中下级军官随行,负责训练朝鲜军队——作为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藩属之国,朝鲜强烈要求与“天兵”一起讨伐日本,朱厚熜怕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好意思断然拒绝,就原则同意日后明军出兵日本之时,他们也一并参战,跟随在明军身后,维持所占领的日本领土的治安并护卫明军的后勤补给线。可朝鲜军队的战力实在令人堪忧,连东北的土蛮都打不过,不加强训练,只怕连这样简单的任务都无法完成。

与吕芳商议之后,朱厚熜终于做出了决断:

一、荣亲王朱厚熘一向顽劣难驯,骄纵不法,且有盗挖古墓之胆大妄为之事,依汉文帝处置郎琊王之例,废去亲王爵位,贬为庶人,发配吕宋——你不是贪财吗?去东南亚种胡椒去,能从欧洲人手中赚多少银子就看你的本事了,少在国内祸害百姓、破坏历史古迹!

二、荣亲王世子朱载昀好学向善,遵礼守法,又有大义灭亲之举,不应株连其事,准其承袭王爵,依《宗人法》降袭一等,封为荣郡王,在荆州就藩设邸,不得再自行迁徙异地.

三、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湖广海瑞清正有品,秉公尽责,着即改任户部云贵铜政使司铜政御史。

其时,荣亲王朱厚熘殴打并公然绑缚湖广巡按御史海瑞前去盗挖古墓一事已传得沸沸扬扬,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尽管都对荣王的秽行劣迹大为不满,可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荣王是当今万岁爷嫡嫡亲亲的堂弟,还有擎天保驾之功,别说是打,就算是把海瑞那个六品芝麻官给杀了,也只怪海瑞自家晦气,不该冲犯了那个太岁。圣旨一出,天下无人不震惊于皇上如此明察秋毫、秉公持正而又执法如山,举国上下一片颂圣之声。这其中,喊得最响的,就是上呈奏疏提出针锋相对的处置办法的前后两任内阁首辅夏言和严嵩。

夏言十分不齿荣王朱厚熘的行为,为了朝局安稳和皇上的千秋圣名,权衡再三,不得不捏着鼻子替荣王求情,为此还不惜断送年轻有为、刚直敢言的海瑞的宦途前程。提出这样的建议,他的心中十分愧疚和自责,但皇上并未将荣王赐死,而且还让其世子承袭爵位,剩余的宗室大致便能心安了。如此两全其美,让他对皇上的治国之道和权谋之术深感钦佩。

而严嵩为了逢迎圣意不得不帮自己的仇家海瑞说好话,如今皇上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也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不过,他却因此落下了个“以德抱怨”的好名声,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可以聊以**。

不过,接到皇上的恩旨,荣亲王世子朱载昀却连上奏疏,坚辞郡王爵位并请求皇上恩准自己代父亲戍边;安国郡主郡马赵隐也向朝廷呈上奏疏,恳请解甲归田,恢复王府侍卫的身份,陪同荣王远适海外。

朱厚熜也明白他们的意思,毕竟明朝以孝治天下,“子不言父之过”是人们的共识,作为儿子的朱载昀和作为女婿的赵隐大义灭亲,协助海瑞羁押阿宝,不但内心十分痛苦,也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尤其是朱载昀,身为世子却举发其父,难免会被人认为是图谋早日承袭王爵,只有坚辞不受,才能显示自己坦荡无私。

朱厚熜思虑再三,为了保全朱载昀的名节,不得不同意了他的奏请,不再提说让他承袭郡王爵位一事,但不是由他代父戍边,而是让他陪着父亲一道前往吕宋,准许他保留郡王仪仗,并带着王府属官、侍卫和仆役随行,另外再拨给军卒一千人充当护卫。同时,朱厚熜还暗下密谕,着令他们密切留意西番诸国的动向,并再三嘱咐一定要小心提防佛郎机人,有事随时报告朝廷,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与之发生冲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