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二十九章 王驾进京

第二十九章 王驾进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过去的仪仗更让两人大为疑惑:清道旗过后,若按太子仪制,就该是六面龙旗,接着是五色旗各一面,每面旗下还应有六名随旗军士护卫;若按亲王仪制,则只能有方色旗、青色白泽旗各两面,随旗军士也只能有四名。但在四面清道旗走过之后,跟着走过去的那队旗手,他们手中随风舒卷着的,既不是太子专用的龙旗,也不是亲王的用旗,而是按照五行方阵排列的黄、青、黑、赤、白的五色旗,每面旗下随行的六名弓弩手身上的战衣也是按本旗分为五种颜色。

在礼仪制度森严的明朝,在太祖陵寝所在的南都,出现这样不合规制的仪仗,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情!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不禁都皱起了眉头。

接着,更为荒谬的事情出现了:无论是按太子的仪制,还是按亲王的仪制,在旗帜过去之后,都应是由随行校尉手持着引幡、戟氅、金瓜、节钺等名目繁多的器物作为引导,只是根据身份的差异以及出巡目的的不同,仪仗的繁简不一而已。但眼前络绎不绝地从宽敞的、可以并行五匹马的街道上走过去的,除了戎装的甲士,还是戎装的甲士……

大队的兵士过去,街道上又出现了随行护驾的文武官员队伍,大概是因为无论是太子还是亲王,对他们来说都是君,按照朝廷规制,他们一律都不能坐轿,身后也不能擎伞张盖,而是骑马而行。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只看了一眼,就不约而同地出了一声惊呼:他们都十分熟悉的一个人――前湖广巡抚顾?,正神采飞扬地策马走在那些乌纱绯袍的官员队伍的最前面!

而且,此刻的顾?也不再是当日所见的那样方巾丝履,身着居家儒生常穿的素色直衲;而是头戴乌纱帽,脚下粉底皂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那身用苎丝精心缝制的圆领官服,绯红色的官服在阳光下显得分外的鲜艳耀眼,连料子上的那精美的灵芝盘花暗纹也隐约可见;袍背上缀着的那块补子上,用彩色丝线绣着一道翻腾的波浪和几朵冉冉的浮云,而在耸立于波涛之中的那块山石之上,傲然屹立的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孔雀,这是三品官阶的标志,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没有从顾?之处得到明确的训示,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只得悻悻然自上元返回南京,张居正又闹着要回荆州,初幼嘉却因迷恋王翠翘,舍不得就此罢手,好说歹说才劝住了他。其间,何心隐又由翰林院编修改授礼部主事,品秩虽是一般,事权却加重了不少,也没有往日那样清闲,能整日陪着他们东游西逛。但自那天“美救英雄”之后,在何心隐、初幼嘉及柳媚娘、王翠翘等人的说合之下,张居正与柳婉娘也成其好事,日日厮混在一起,虽不能完全排解内心的苦闷,却也聊解客旅孤枕之寂寞。

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月末,这天午后,无所事事的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见天气大好,相约去街上闲逛。两人谢绝了何心隐安排给他们的长随同行伺候,便出了旧院。

漫无目的地走到正阳门一带,突然迎面走来一队全副武装的军士,手持响鞭,一边驱赶着街上的行人,一边粗鲁地吆喝着:“散开,统统散开!***,快点!”

跟着其他行人赶紧钻进了街边店铺里,初幼嘉抹去了头上因紧张冒出的细汗,冲着张居正苦笑一声:“晦气!莫不成我们正赶上哪位达官显贵要出城了吧?”

张居正摇摇头说:“不大对头!二品以上大员出入京城确是要净街,但照例该由五城兵马司派兵戒严。看这些兵士的服饰,却不象是五城兵马司的军校。你可曾注意到,他们是自城外进城的……”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心里同时泛起了一个疑问:先生是何时蒙诏起复的?

听他这么一说,初幼嘉也仔细看了看街上的情景,确实如张居正说的那样,那些戒严的兵士尽管顶盔披甲,跨刀持枪,但兵甲的规格制式都不大统一,的确不是因为要负责维持京城治安,因而至少要在表面上保持军容严整以维护朝廷颜面的五城兵马司军校;也没有巡城御史带着三班衙役维持秩序,将人群赶到街边的巷子里,并用木栅栏封闭街口。他点点头,说:“是啊,倒真是蹊跷……”

容不得他们想个明白,就听到一阵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夏日的疾雨打在芭蕉叶上,踏破了难耐的寂静。众人伸长的脖子向外看去,只见一队手持旗帜的戎装甲士迅疾而来,当先的是两名手持红色令旗的骑士,紧随其后的是四名并排而行的骑士,手擎着清道旗。那些骑士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挑选,一个个都长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看着煞是威风。

毕竟是南都的居民,那些行人都知道,这样的排场至少是亲王的仪制,哪怕是位居一品的公侯卿相,都不能僭越使用这样的仪仗!于是,纷纷跪了下来,准备迎接王驾。

初幼嘉也跟着要跪,却被张居正一把拉住了:“清道旗多至四面,这可是太子的仪制!”

初幼嘉回过神来,心里也不禁犯起了疑惑:当今南北交煎,只有十二岁的庄敬太子怎么会移驾南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