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316.第314章 撰书聚兵

316.第314章 撰书聚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兵书上,霍峻欲分为三卷,即分别为《军国》《论术》《治军》。

首卷《军国》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论述军队与国家的关系,军队作为国家暴力机器,本质上强迫敌人服从自己国家的意志,需为国取‘利’。

其次,以两汉兵制的不同为出发点,分析募兵、征兵二制对国家军队实力的影响。以及延伸到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

末尾,利用后世大框架的地理知识论述战略,划分如江淮、江东、荆襄等地理区域,以各地理区域为模块,引用春秋自秦汉以来的战例,阐述地理区域的战略意义,以及争夺这个地区的目的。

如此庞大的论述内容,超出时代的思维架构,从宏观到微观上论述战争,光凭上卷《军国》的内容足以单独成书,可见霍峻对他这本兵书的期望是多么的高。

霍峻对江淮的渗透,开始于坐镇濡须口时期,那时由蒋济负责,利用他淮人以及旧扬州别驾的身份,为霍峻搭建起情报体系。

在合肥之战后,江淮局势混乱,将校、官吏弃官北逃寿春众多。蒋济利用他之前的人际关系,给予大量钱财策反了扬州从事吕方,让他作为内间。

吕方利用靠近温恢的关系,从中套取了大量的江淮情报与合肥方面,逐渐成为了霍峻情报体系中核心人物。

津贴发放方面,由于天下大乱,货币体系崩溃,基本是以物易物。蒋济派手下入寿春,开设米铺、布铺,利用米铺、布铺为掩护,给间谍发放津贴,又作为总联络站,将情报传达至合肥。

寿春至合肥两百余里,定期有斥候快马传递情报,常是一昼日便将消息传至合肥。

就在霍峻持笔下文时,侍从入堂来报,说道:“都督,新任江淮副督鲁子敬求见。”

“子敬怎到如此的快?”

霍峻搁笔于架上,说道:“速请鲁副督。”

“诺!”

少顷,肤色黑了许多的鲁肃,身袭劲服,趋步入堂。

此时的霍峻正伏案持笔书写他多年以来的用兵体会,或是说为他的兵书撰写草稿。

人活一世多为名利,霍峻也是难以挣脱得了。在蠢蠢欲动多时后,霍峻欲撰写兵书,让其成为经典,流传于后世,传播他的军事理念。

古来论兵书者,无非《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李卫公问对》《纪效新书》等典籍。

除戚大帅所著的《纪效新书》偏向实操外,各家兵书多偏向战术策对。战争案例的话,唯有《李卫公问对》中提及颇多。

既编撰兵书,欲留名于世,便要不能与前人同。若尽论兵法战术,安能比肩千古留名的《孙子兵法》。在深思前后,霍峻心有大概纲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