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帝师 > 第381章 纳贡要这么多钱了?

第381章 纳贡要这么多钱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谁知老吴最后竟然还是位列五等,罚是要罚的,但好在保住了附生的位置,这也给徐鹤为他纳监减轻了难度。

看完小榜,徐鹤转身对吴德操和戚继光道:“二位陪我去趟高教授的公廨,我去跟他聊一聊耀臣兄的事情。”

不过他对自己的水平有着清醒的认知,小小的岁考不算什么。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从一府之人,变成了全省的尖子生。

另一个时空中,多少大才,折戟于乡试?

蒲松龄、刘光第、李时珍……,这些名字单拎出来,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比如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比徐鹤还早了一年,但之后他九年三次落榜,搞得身心俱疲,最后不得已放弃科举专心研究医术。

徐鹤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所以看到成绩时并不意外。

欧阳俊当初如何咄咄逼人,他们也现场见证了的。

都已经撕破脸了,都以为结局无非是你死我亡了。

可就是人家徐亮声,以德报怨,将欧阳俊的澜衫换了两船山东大青石。

最后欧阳俊惭愧的五体投地,见人就说徐鹤真是谦谦君子,要不然他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得来的生员功名,就要交代在这次岁考上了。

而且众人听说,欧阳俊回家后不仅按照对徐鹤的承诺,要家中拿出两船青石,甚至还追加了两船,说是要把南门高桥建的高大漂亮,以为徐鹤扬名。

但榜单上另外两个名字的排名倒是让徐鹤颇感意外。

一是高国光,按照王良臣的考语,就算他不能跻身廪生,但最少也应该生格为附生。

可……他依然位列附生。

另一个人是吴德操。

本以为这家伙这次估计要倒霉了,附生都可能没得做,最后混个青衣。

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一下子让欧阳俊的形象也被拔高了,这不,此事已经成为一段士林佳话,据说都已经传到金陵那边去了。

大魏朝的廪生跟后世的大明不同。

只有在学生员才能参与廪生评选,所以定额二十人,全以成绩说话,可以说比后世明朝的廪生含金量高得多。

当徐鹤挤进去看了岁考小榜单,只见岁考第一名毫无疑问被德夫兄得了去,自己虽然只得了十六名,但那是因为廪生要降级一人,才能找补一人。

自己一个刚入学的附生,直接跳过增生,杀进了廪生的榜单,而且还不是吊车尾,严格说来,比谢德夫的第一名含金量更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