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东宫诸臣,未来大考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东宫诸臣,未来大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啊,本王还没有觉察到杨炯已经三十了,那么也好,便就杨炯吧,他的才华,足够教导殿下了。”李绚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显诧异的看向李绚,说道:“孤如果没记错的话,杨炯在为王叔写檄文,不知道成就没有?”

“杨炯如何?”薛元超突然开口,一下子就将众人目光吸引了过去。

李绚缓缓的点头,但同时又说道:“可以是可以,不瞒薛公,绚也想过杨炯,但他为人太过年轻,如此会否对其有害?”

有时候,别人说你太年轻,可能就是以因为你太年轻来压制你。

有时候,说伱太年轻,并不是担心你的能力,而是担心你的资历,容易遭到别人攻讦。

杨炯便是如此,李绚可是记得,初唐四杰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他能学成什么样子,不是任由他随波流散的,终究是查一查。

李显的脸色顿时就苦了起来,一旦涉及考核,考核成绩必定要送到皇帝和皇后的手里,到时候,要是成绩不好,就难了。

“那么太子崇文馆的两位学士,诸位有什么推荐的?”薛元超坐在左侧上首,目光看向众人。

“孔家这一代有出色的人选吗?”李绚第一个开口。

薛元超,姚令璋和苏良嗣顿时肃然起来。

“杨炯九岁及第,被举神童,年十一,待制弘文馆,待制十六年,上元三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如今已经三十岁了,不年轻了。”薛元超突然轻叹一声。

他知道,李绚并不是在压制杨炯,而且李绚和杨炯的关系,也还算不错。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杨炯给人神童的印象太深刻,让人下意识的以为他很年轻。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

文章虽然千古事,但也容易一时被吹散。

孔家两个字,代表儒家正统,如此孝悌之义便能够长久的加在李显身上。

姚令璋略微思索,说道:“褒圣侯孔德伦年长,行动不便,其有二子,孔崇基、孔子叹都资质普通,但孔子叹次子孔贤,自幼端颖,十岁能文章,上元元年登进士第。”

“算了吧。”苏良嗣摇摇头,没有再开口。

众人沉默了下来。

李显低头,他知道众人为什么不愿意选孔贤,就是因为他的名字和李贤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也已经足够让人否掉他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