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九百六十九章 姚懿是名能臣

第九百六十九章 姚懿是名能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敬玄立刻拱手:“臣领旨。”

“有剑南道担负一部分军粮运输,北地总能轻松一些。”武后转身看向李治。

李治轻轻点头,南方的粮草不再经由长安,转运青海,中间的损耗着实能节省不少。

“南昌王一旦打通松州,那么就能够从塘州,威州,茂州,进逼吐蕃东南。”李治的眼神闪过一丝狠辣。

剑南道去往逻些,有两条路。

“这是正途。”李治侧身看向李贤说道:“日后多为父皇分忧,才是你这个太子该为之事。”

“是二郎早先愚钝了。”李贤沉沉躬身。

其实在东宫内部,对于此种做法,也不是没人建议过。

其中尤其以皇甫公义为主,主张做一些花费很长时间,不那么快容易见到失效的沉重政务,用来为皇帝分忧。

但左庶子张大安,却主张修书扬名,拉拢天下士子。

一条路北行走苦海,乌海,柏海一路,顺逆黄河,通天河而行。

一路过泸定,理塘,巴塘,进而攻至林芝,最后抵达逻些。

“松州一通,即便是乌海再度失守,我朝依旧有重新夺回的可能。”刘仁轨躬身,说道:“而且,论钦陵如果拿不下东面,那么立刻就会如芒刺背,这样一来,即便是杀往大非川,也会担心被人抄了后路。”

“那就是南昌王的事情了。”李治微微笑笑,说道:“大小花石峡,轨州,再加上松州,诸路支撑,又有南昌王驻守,朕可高枕无忧。”

这么做很轻松,而且能够更加稳固根基。

毕竟太子之位才是李贤的基本盘,如果他分神,那么这些事情自然就会有人去做。

天下士子之心,也会被有心人拉拢。

这个有心人,说的当然是明崇俨和一干北门学士。

“传旨梁郡公,剑南道诸州将一部分税粮冲抵军粮,运往青海。”李治转头看向李敬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