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45章 莫大焉

第545章 莫大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纲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之名被贬,太原苦抗八个月之后军民殉国。

金军准备完毕之后再次南下再次兵围开封,北宋宰辅孙博仅凭“郭京杨适刘无忌”这句谶言,对自称能施六甲法召天兵的郭京委军事重任,封成忠郎赏金赐宅。

开封被围之后,郭京下令大开城门用根据生辰八字选出的“六甲兵”出战,城遂破,国遂亡。

北宋亡国之丑史之少有,用词再多也难述其一二,所以不如简记一二。

钦宗皇后不堪折辱,留词辞世:

整场战役北宋朝廷救援了太原两次。

第一次是种氏名将种师中奉命领军救援,但最终因为友军怯战谎报军情致使援军失期,种师中部与金军血战杀熊岭,种师中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力战而亡死国,其部全军覆灭。

太原之战的第一次救援宋军处于优势作战,但最终依然惨败,种师中之死基本已经注定了北宋的覆灭,因为后面的士大夫们又闹将起来了。

在政斗倾轧下,李纲被迫挂帅组织第二次太原之战,但实际上李纲虽然战心可嘉,但在军事上确实才能平平。

当时的台谏官就上表过,认为李纲“不知军旅,将兵必败”,且非常直白的说李纲挂帅乃是“为大臣所陷”,“不宜遣”。

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时雪,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

南宋文人记《靖康稗史》而哀叹: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读此靖康稗史七种,能不泫然泣下哉!

明朝《永乐大典》记:靖康之变,耻莫大焉。】

李纲自己也知道,数次上表请辞,并说自己死不足惜,但若因死误国则未能悔也。

可惜钦宗震怒,迫使李纲挂帅出军。

但在这真正意义上决定北宋命运的关键一战上,钦宗又发挥了传承自赵二的优秀传统。

李纲虽然挂帅,但实际上各部将领都是直接听命于远在汴梁的钦宗,宋军虽然势大但因为要往来汴梁传递消息且互不统属,皆反应迟钝且各自为战。

金国名将银术可指挥若定,集中兵力优势对宋军各个击破,第二次太原之战也就此失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