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话事人 > 第256章 北上

第256章 北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贞明脸色微变:“原本以为,是同道中人.”

他不禁回想起了那个不敢比文,却故意动手,被坐馆一招放倒的凄凉中又有点搞笑的身影。

稍微了解点历史的都知道,崇文门税关虽然品级很低,但却是个大肥缺。

然后又看到一个穿着长衫的雄壮大汉,从岸边的水驿里走出来。

唢呐手们都收了银子,要一路鼓吹过淮安府。

如果你明年失败,不能继续开垦水田,就答应帮我做一件事,也是农田水利方面的,不会让你为难!”

又过一日,高邮码头上突然想起了铺天盖地的唢呐声音,附近的人还以为有什么大佬官船路过。

寂寞人间五百年,最是精妙点睛。

这徐贞明的父亲是徐九思,官不大但也算个名臣,经常被当成“爱民廉政典型”。

不过林大官人没有带货,又是举子身份,没有在崇文门受到什么刁难。

徐贞明自信满满,豪情万丈的答道:“当然可以!若在北地推广水田成功,可省江南漕运之半!”

林泰来当然知道万历十四年的状元是谁,但也不排除出现蝴蝶效应,历史原有的状元出现变化,所以就问道:“究竟是何人也?莫非我是我认识的?”

所以我才会说,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说,越不引人注意越好。”

于是再三劝说:“你这话传出去,只怕会让北方士绅震动惊恐,然后群起而反对!

他们只会认为,省下的江南漕运之半,会全部加税给北方!

所以在北方开垦水田虽然是善政,但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大张旗鼓的去说。

另一人说:“我在那边官府有些门路,听说官差得了命令,秘密寻找一个身长超于常人一头、喜欢穿儒衫雄壮大汉。”

好事是好事,但也要讲究方法啊,林泰来叹口气,摸着良心劝道:“有些事可做不可说,徐大人共勉!”

但如今名人见得多了,已经不再能引发林大官人心里的波澜了。

在驿站外题诗完毕后,林大官人扔下了笔,登上了大座船,对着岸上人群拱了拱手,叫一声:“林某去也!”

“连这人也能中状元?”张武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