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第235节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第235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问题,曾经不少商人托关系找门路,送礼送钱,想找朝廷定个标准,后来,他们发现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问题,因为怎么定,官府说了算。

只要给足了钱,那你到底是大商还是小商,还不是衙门一句话的事?

但很快,又出了问题。

在本地好说,一出了本县本郡,外面就不承认商户本籍的评定了,于是,他们又得交一份儿钱。

不同级的商人连交入城费都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以利润为基础征收商贸税,而不是籍贯。

前朝重农抑商,大岐沿袭,对非农籍的百姓征税,也全是折算成田亩来收的。

只要是商籍,那么根据店铺的大小,经营的种类,由官府评定你是巨商、大商、中商还是小商。

小商税按百亩田税交。

中商税按五百亩田税交。

商人们受不了了,他们苦哈哈地忙活,结果多头挨打,他们再次往朝中递钱找关系,苦熬多年,终于让朝廷确定了准确的评定之法:

不出本籍,即户籍所在之县,是小商。

不出州郡,是中商。

商路通五郡,是大商。

超过五郡,是巨商。

大商税按千亩田税交。

巨商税按万亩田税交。

税收有多重呢,整个大岐从立国以来,没一个巨商,大商也寥寥可数。

划分看似清楚,但存在一个巨大问题,如何界定谁是大商,谁是小商?

卖丝绸的是大商,卖粗布的是小商,听起来似乎合理,那若卖粗布的能卖百匹,卖丝绸的只能卖一匹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