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42节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42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道方子, 是栀麦健骨饮。老人小孩都能喝,小孩喝了长个头长得快,老人喝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避免年纪大了走路摔跤,腿脚更有劲儿。对于受到骨伤的人,比如骨折之类的,也能促进伤者的康复。”

“第二道方子,是参菊养心丸。这个不如第一道方子的应用人群多,但属于保养心脏的,可以用在日常保健中,也可以用于调理心脏病患者的心脏问题。参是热性的,菊是寒性的,这俩配伍出来,参菊养心丸不会对人体阴阳造成太大的干扰,反倒能促进气血循环,让人有内到外的健康。”

“第三道方子,我看上川柴胡了,这可是一味好药,就叫柴胡卫气散吧,治感冒一绝。甭管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柴胡卫气散都有用。因为这方子既不是帮人透汗的,也不是帮人解表的,而是帮人提升自身卫气的,等于是给人自身的康复速度上一个发条,风热感冒能治,风寒感冒也能治。”

“这三道方子用到的药材零零总总有四十余种,几乎把川省主要种植的药材囊括进去一大半,希望能帮到川省人民,不要让药农日子难过。”

——————

◎川省人民的老朋友◎

看完川省药材公司拿来的药材样品, 谢芸便果断同川省药材公司签订了常年供货的订单。

由川省药材公司走邮政发货,定期给通泰堂送去药材。

谢芸还同付巧珍教授和卢炳文主任特地敲定了通泰痔-疮膏和通泰肠毒清的制作与生产,只要川省药材公司能够保证药材供应且要价不是太离谱, 优先采用川省本土的药材。

蜀光制药厂是生产企业, 出于成本考虑,肯定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物美价廉的药材用。

谢芸原本打算在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坐诊完就走,没想到潘兵把她拟了五道方子相助蓉城的事情报给了川省的省-委书-记。

川省省会就是蓉城,那省-委书-记听说谢芸是花溪医学院附属医院请来的专家,医术高明不说,在患者中的口碑也特别好,当下就动了心思,想要见一见谢芸。

是在谢芸临走的前一天见的。

川省省-委书-记已然属于封疆大吏一般的人物,之前只能在报纸中见到,这会儿突然来见谢芸,谢芸受宠若惊,给省-委书-记也号了个脉,开了一张调理身体的方子。

脉是认真诊的,药是仔细开的,那张药方里满满都是谢芸的诚意,至于人家省-委书-记会不会采纳她的药方,回请多少人评估审核她的药方,谢芸并不在意。

可外行人买中药,顶多看看中药材的外形是不是美观,炮制得是否干净,价格是否适中?

只有内行人中的内行人,才会从中药材中品出药效来。

市面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药材多的是,人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许多种植的山参比养殖的山参要好看许多,可真到了比药效的时候, 种植的山参比萝卜强不到哪儿去, 真正的野生老山参却是一小节根须都能救人命。

把川省药材公司总经理潘兵拿来的川省药材名录翻看了几遍,谢芸心里有了主意。

她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笔来,从饭馆的老板那里借了张纸, 同付巧珍教授、章维新院长以及药材公司的潘兵经理说,“付教授, 章院长, 潘经理, 我看川省这些药材里, 有很多特别好的, 这些药材不应该无人问津。这样吧,我写三个方子, 用到的都是川省本土量产的药材, 就当是我送给川省人民的礼物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