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落难情缘 > 落难情缘 第226章 倾诉家事(2)

落难情缘 第226章 倾诉家事(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嗯,明白了很多。”梁金莲点着头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梁金莲第一次听到《金刚经》这本经书,心里充满了好奇地望着李氏。

李氏见梁金莲欲罢不能,一副孜孜以求的样子望着她,只好把她所知道、所理解的意思尽可能地向梁金莲述说了一遍: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是《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一句经文之一。《金刚经》是实相般若,可以开人的大智慧。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是体、用并显。即: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着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质。所以能儿闻此一句,立时悟道。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心,等等,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

“伯母,经您这么一说,我好像听明白了。您刚才说阿能哥分月饼给老乞丐,见老乞丐被打又拼命护他,这‘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我这样理解,对吗?”梁金莲忍不住又插了一句。

后来能儿没法结伴,就自己独来独往,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能儿从不间断上山打柴,每天除了上山打柴挑到集市,卖了买回米油回来维持生活之外,就是听我诵经,或者是一个人坐在院中思考着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

“伯母,当时阿能哥思考的是一些什么问题呀?”梁金莲出于好奇地望着李氏问。

李氏微微地笑了一下,说:“能儿说,他思考的是‘为什么每个人的遭遇会大不一样?有的荣华富贵,有的贫穷卑贱,有的身强体壮,有的百病缠身,有的心地良善,有的无恶不作。为什么蛇吃青蛙,青蛙吃虫,虫吃蚂蚁,总是如此地吃吃吃,弱肉强食,这到底为什么呀?’。”

李氏解答了梁金莲提的问题后,举起手伸了伸腰,又回忆着说——

日子如流水,到了龙朔元年辛酉岁,能儿已经是个二十四岁的青年小伙子了。他不仅体魄强健,而且聪颖善悟,事母尽孝,这令我感到欣慰。勤劳善良的能儿,每天仍是上山打柴,然后挑到集市,卖了买回米油回来维持生活……直到后来,能儿偶然有一次听了安道诚诵读《金刚经》,那句句禅语直透心性,字字圣言,启开迷津。也是他善根成熟,智慧萌发,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时,心头一震,头脑轰鸣,眼前仿佛画了一道巨大的闪电。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李氏答完后,伸出大拇指,夸道:“阿莲,你很有慧根悟性呀!”

梁金莲被李氏一夸,脸都红了,害羞地低下头,谦虚地说:“那有呀,伯母过奖了。”

“阿莲,别不好意思,伯母是实话实说。”李氏对梁金莲夸赞了一句后,又转上《金刚经》的话题: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执著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心等,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因众生处处着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

李氏说到这里,看着听得真真有味的梁金莲,问,“阿莲,伯母依照经书上说,你听得懂吗?”

猛然间身心俱忘,只觉得世间万有,我人众生,千门万法,四大五蕴,尽归虚空,一无可住。霎时间心地花开,灵源波涌,烦恼顿断,妄想自灭,立时般若现前,以往追思的一切,俱皆明晰透彻。

……

李氏如一位资深佛学者,点评着:能儿闻经豁然大悟,拨云见月,顿开心慧,还证本来,达到了直见本性的境界……

“伯母,您说的太深奥,我听得不大懂,能不能说明白点?”梁金莲听到这里,似懂非懂地插了一句。

李氏不好意思地望着梁金莲,歉意地说:“阿莲,我也不是很懂,只知道是出自《金刚经》中的经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