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155章 粪溺之道

第155章 粪溺之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说因为欧洲疾病肆虐,医生们认为不洗澡可以防治疾病,因此不讲卫生也就罢了,可是城市排水系统呢?

那时候的城堡,很多都是在地下室挖一个深坑盛粪,放满后填上木板和土,然后依次上填。

据记载,晋景公的死因是“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说是失足掉入粪坑淹死的。

而欧洲中世纪,也发生过类似的著名事件,不过人数更多。

当时的德国境内,图林根的方伯路易三世与美因茨大主教康拉德一世,因为争抢地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正忙着征服意大利,为了避免后院起火,就派皇太子亨利六世前去调停两人之间的恩怨。

所以袁熙对北新城司农官员提出要求后,那些人也是一头雾水。

袁熙见吴昭拿出的几名官员的回报竹简,皆道进展很慢,心道果然种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个时候,他更加怀念起精通农耕的陈登来,要不是对方现在身处徐州,让自己鞭长莫及,有时候袁熙甚至都想找人将其绑过来了。

眼下只能指望手下的官员有所突破,只要这法子流行起来,百姓会争相收集粪便,还可以大大改善粪尿随地乱倒的情景,对于城内的卫生和防疫,也是一大改善。

中国古代对卫生相当注意,《左传》中记载到,成公六年,有人就已经发现污水可能会给人带来疾病,所以要通过排污保障人的健康。

埃尔福特的主教还将自己的城堡贡献了出来,作为亨利六世调停双方的会场。。

因为双方身份尊贵,很多帝国的大贵族也都不请自来,结果人数太多,导致二楼的地板被众人踩塌,坠落的人群又砸穿了一楼的地板,随后掉进了城堡的地下室中。

这个城堡的地下室便是个粪坑,里面堆积着数不清的粪便,于是至少有六十多名大贵族就这么被淹死了。

这次事件,在后世被称为“埃尔福特的厕所悲剧”,据说这座城堡,便是后来的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

袁熙当时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点很是想不通。

《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居民允许在街道上泼水,但如果在街道上泼排泄物、泼垃圾,那么就要惩罚,最重者要罚六十大板。

相比之下,欧洲直到化学技术发展之前,对于粪便几乎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去谒见乾隆的英国特使,在江南见到沤粪之法时,还专门做了记载。

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即使是在伦敦巴黎这种大城市里,粪尿也是随地倾倒,从天而降的惊喜从来不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防止踩到粪便,人们便发明了高跟鞋,为了防止被从天而降的粪便砸到,人们打伞或使用斗篷遮挡。

据查理二世的史学家记载,当时英国皇宫的书房,卧室,地窖,烟囱里面,都是处处粪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