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求生记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七)

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72条巷,48道闸,专人驻守,晨开夜锁”、“商船绵延数里”、“商贾盈万”、“店铺百户”、“长持盛旺而不衰”,商贸十分繁荣。

在这些天里,章子俊带着公上缨早就走遍了运漕镇的大街小巷,估算着最有可能船队停靠在晏家桥码头,相传此地是北魏曹操部将点兵桥,现又是巢国公华高墓所地,码头大,地面大,正好能容乃像王敬这种船队,也是每次官府停靠之所,在码头边上就是水道驿站。相临码头两边上,全是商贸储存的仓库、有不少驴马店,街道两边各种牙行,主要有粮食行、盐行、竹木柴炭行、石灰行、水果行、鱼行、牛行、猪禽行等。

按照计划,等王敬上得码头后,乘轿停在牌楼前,距牌楼最近处边上有一家酒楼,名曰“望湖楼”,专门为远道而来的商客提供吃食,此楼为三层,一楼提供堂食,二楼为唱曲喝茶雅座,三楼为包间,章子俊就在二楼包下一间距牌楼视线最好的一间,让公上缨去买了许多炮竹,又雇人在酒楼外到时燃放,说是为酒楼内有人庆寿贺之。这种事常有,所以也不觉得唐突。????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李胜道:“敬一啊,这样东躲西藏也不是个办法,要不就凑一笔银子,有多少就出多少,总不会把衙门拆了吧。”

章子俊摇了摇手道:“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常州知府孙仁的下场在前,接下去就是庐州知府的我啊。”

李胜也不好说什么了,长叹一口气道:“朝纲不振,妖道横行,阉人当道,大明多难矣。”

章子俊回道:“能躲一时是一时,大不了辞官吧,落的个清静,就是庐州刚刚兴起的产业不保喽。”

李胜道:“距此地四十里仓头镇,本人有一个院落,平时也没有人居住,要不去那边躲一躲,就当是静心了。”

章子俊道:“也好,只能学一学南昌知府逃藏的办法了。”

在无为住了一晚后,李胜按排了一辆马车,又让府中的老管家一起,来到了仓头镇住了下来。

此地距王敬的必经之路运漕镇还有五十里,坐船要一天,章子俊决定就在运漕镇下手,这样就避开跟庐州的嫌疑,因为运漕镇不属于庐州辖区,从长江进巢湖的船要在运漕镇补给,所以是一个水运的集散地。王敬的船也不例外,可是章子俊跟公上缨在运漕等了三天,没见王敬船队经过,就焦急起来,像王敬这样的官船每到一地摆足官威,大鸣大放,不可能错过。

其实此时的王敬还在当涂忙着收刮,这一次一路下来,不单单为了庐州,每到一地就收刮一地,弄的一路一地鸡毛,不要说孝敬王敬的银子,就是带着这样庞大的船队上的随员,给地方上的接待压力,也是苦不堪言。这就是传说中的“刮地皮”。

直到又等了四天后,章子俊才打听到王敬的船队从当涂过江驶入了裕溪河,到运漕镇还要二天,运漕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含山城南七十里,运漕镇自然条件优越,东进长江,西通巢湖。裕溪河、牛屯河将其环抱,水上运输发达,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庐州、舒城、六安、庐江、无为、巢湖等地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出江的必经之地,历来就是商业重地,这些年来因庐州的兴旺,南方的布匹、药材、茶叶、木材、各种的矿石增多,运漕镇这里更加兴旺了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