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旺夫小农妇 > 旺夫小农妇 第41节

旺夫小农妇 第4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季秋劝他大哥大嫂别着急,二哥会管他们的,不至于让他们挨饿。大贵和杨春儿心里如何能好受,他们知道仲勤和金恬定会伸手帮他们,可彼此早已分家,各过各的,他们作为大哥大嫂总靠弟弟一家子过活,那也不是个事啊。

转眼到了往年的农忙时日,可今年的农忙期各家各户都闲得很,因为每亩稻田收谷子不足十斤,很多人在家里痛哭不止。

再过二十多日,终于下了一场大雨,足足下了十日,大家赶紧翻田种晚稻。因晚稻延误了,肯定会影响收成,但能种下晚稻已经是老天开眼不想饿死人了。

大家都仔细算过,若晚稻能有往年七成的收成就算不错了,到时候收的粮食和之前收的麦根本不足以支撑到来年青黄相接时,有些人家估计撑不到过年。

即便如此,好歹能种下晚稻了,学子们也能收收心读书了,到时候过年有没有饭吃,年后青黄不接该怎么办,也不知他们愿意去想的。

对仲勤和金恬来说,虽然自家损失不会太大,因为他们只种三亩稻谷两亩麦子,其他种的都是药材,而药材比稻谷能抗旱一些,收成也会有影响,但不至于绝收。

可他们也着急啊,村民们没有收成就等于没有饭吃,光靠一点麦子怎么养家糊口。犯愁也没用,河里都只剩泥沙了,他们也是束手无策。

之后村民们缠着仲勤祭祖求雨,头一回碰巧老天还真下了一场小雨,可一场可下半日的小雨解不了大旱。接下来无论仲勤怎么求雨,都是白搭。

麦子收成后,家家户户都忧心忡忡,连学堂里的学子们都无心做功课。本就是刚上学堂有很多不适应,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听不懂,学一个多月才识了少许字,书本上的文章读都读不通。倒也不乏也几位聪慧又用心的,但都是家境还不错的,不必为一口饭而担忧。

因学堂建在韦家村附近,本村的娃儿一日三餐都在自家吃。而外村的人,离家近的中午也回家吃。只有离家远的人住读,他们每周带粮带菜过来,由崔地主家带来的家仆帮着做饭菜。

到了八月,杨春儿如姜氏所愿生了个男娃,姜氏和韦老二欢喜得无法言语,便出手大方地给本村每家每户发了一个红蛋和一斤粮食,说是给孙子积福。姜氏平时可从未这么大方过,这一出手便是一百多个蛋和一百多斤粮食啊!

大贵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福娃,这可把金恬乐得不行,“福娃”这名听上去怎么这般叫她忍不住想笑呢。娘家大嫂蒋氏给娃儿取名叫牛仔,而大贵又给孩子取名叫福娃,金恬每回叫他们娃儿的小名时都想欢乐得不行。

福娃满月时,家里办了喜酒,姜氏照样大方,她知道现在家家户户都手紧,那是一文钱都不舍得拿出来,便让他们空手来喝喜酒,不必送礼了。

村民们感恩戴德般来喝喜酒,说姜氏和韦老二果真是族长的爹娘,这一言一行都是德者之范,大家托族长一家的福啊。姜氏觉得自己为福娃积了大福,心里更是欢喜,喜宴上她竟然主动敬大家喝酒,可真是稀罕。要知道平时家里办喜事她都是在灶房里呆着,根本不上席的。

本村的人读书本就是不要钱的,仲勤和金恬商量着是无论如何不能给他们无偿做午饭吃,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到时候因旱很多人家没有饭吃,便会都吵着来学堂吃。若是全村的人都吵着来上学堂来吃免费的午餐,他们能支撑到几时?

何况因旱,商贾要货渐少,作坊的买卖差了许多,盖学堂和赊殷尚家田地的债都没还清。现在看来,药材收入肯定也不会太好,他们也没那个能力养着本村好几百号人。更者,整个杨柳镇有近万人呢,要是得知韦家村能吃免费的,他们是不是也会来抢着吃?

其实金恬心里也清楚,哪怕自己不吃不喝养着全村的人,好事做多了,到时候做一件不好的事,大家就会有怨言了,所以绝不能惯着村里人。

最近大贵和杨春儿也很忧愁,虽大贵在仲勤那儿挣着钱,可是眼见着田里可能会颗粒无收,他们哪能不心急。杨春儿也快生娃了,年后姜氏就没让她去作坊里做饭,想到等娃儿生了后,家里越来越拮据,他们甚是忧心。

季秋却无所谓,稻谷旱得快死了,但他的药铺子生意还是有的,虽然各家各户都紧巴着不敢花钱,可是病重了命要紧,还是得喝药。他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不寻思着娶亲,在他脸上看不到什么愁绪。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