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八百四十五)历史名人的对比

(八百四十五)历史名人的对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十李鸿章与梅特涅。

奥国宰相梅特涅为十九世纪第一大奸雄也。凡当国四十年专出其狡给之外交手段外之以指挥全欧内之以压制民党。十九世纪前半纪。欧洲大陆之**实此人之罪居多。或谓李鸿章殆几似之虽然。鸿章之心术不如梅特涅之险其有调亦不如梅特涅之雄。梅特涅知民权之利而压之李鸿章不知民权小”力冒兰梅特涅外交政策能操纵群雄李鸿章外交政策呀“顿朝鲜此其所以不伦也。”

“第十一李鸿章与俾斯麦。或有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者虽然。非谀词则妄言耳。李鸿章何足以望俾斯麦。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欧洲数强国也李鸿章所胜者日本一小国也以内政论俾斯麦能合向来散漫之列国而为一大德意志联邦李鸿章乃使庞然硕大之中国几降为二等国以外交论俾斯麦联奥意而使为我用李鸿章欲联俄而险堕彼谋中。三者相较其霄壤何如也。此非以成败论人也李鸿章之学问智术胆力无一能如俾斯麦者其成就之不能如彼实优胜劣败之公例然也。虽李之际遇或不及俾。至其凭藉则有过之。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李自诉其所处之难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难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为了能给世人个真实的李鸿启招旁征博引将园习十同诸多的中外历史名人进行了比较其评述在后人看来虽不无偏颇之处但认识无疑是相当深玄的。

“第一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霍光曰不学无术吾评李鸿章亦曰不学无术。则李鸿章与霍光果同流乎?曰:李鸿章无霍光之权位无霍光之魄力。李鸿章谨守范围之人也非能因于时势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举动者也。生不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语霍光?虽然其于普通学问或稍过之。”

“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所得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纷阳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纷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处纷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第四李鸿章与王安石。王荆公以新法为世所诟病李鸿章以洋务为世所诟病荆公之新法与鸿章之洋务虽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识见规模决非诟之者之所能及也。号称贤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议其后彼乃不得不用金壬之人以自佐安石鸿章之所处同也。然安石得君既专其布戈之兢兢于民事。局面宏远有过于鸿章者。而鸿章华夏共和后自为执政建树虽多似不及安石影响之深远。”

“第五李鸿章与秦栓。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栓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炮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第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李齐名于时然左以扬胜。李以忍耐胜。语其器量则李殆非左所能及也。湘人之虚骄者尝欲奉左为守旧党魁以与李抗其实两人洋务之见识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旧李亦非能维新也。左文襄幸早逝十余年故略保其时俗之名而以此后之艰巨谤诟尽附于合肥之一身。文襄福命亦云高矣。”

“第八李鸿章与李秀成。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国家一封忠王一为执政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故吾求诸近世欲以两人合传而毫方遗憾者其惟二李乎?然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鸿章乃给八王而骈戮之此事盖犹有惭德矣。”

“第九李鸿章与张之洞。十余年以来与李齐名者则张之洞也。虽然张何足以望李之肩背?李鸿章实践之人也张之洞浮华之人也。李鸿章最不好名张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肯任劳怨好名故常趋巧利。之洞于交涉事件著著与鸿章为难要其所画之策。无一非能言不能行。鸿章尝语人云:“不图香涛作官数十年仍是书生之见。此一语可以尽其平生矣。至其虚骄狭隘残忍苛察较之李鸿章之有常识有大量尤相去霄壤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