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闯关升级打BOSS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闯关升级打BOSS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首先,电影开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立一名主持者;而让这主持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每个人都按照陪审团的编号入座。注意,这个不起眼的宣布,是整个叙事的基石!

《十二怒汉》让我们在极短时间内记住每个人的方式,就是这十二个人的位置!

让固定的人,坐在长桌的固定位置,一端一个,一侧五个,以后哪怕因剧情需要人会走来走去,隔一段时间也一定会让他们重新回来入座,不断强化印象。我敢打赌,凡看过《十二怒汉》的人,基本上都说不出角色的名字,但全都说得出每个人的位置!

因为只有陈伟杰这一个大明星,尽管其他十一个人大家也挺眼熟的,但是绝对很难叫的出他们的名字,而要让观众能在半小时内就记住每个人,然后再期待他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轮番登台唱戏,那得花多大一番工夫!我至今都不敢想象,那需要多少才情,才能构筑如此宏伟的叙事大厦。

首先问一下各位,如果让你拍片子,有十二位迥异的人物要介绍,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又好又快”地让观众记住他们谁是谁?

其实是有的,好莱坞有不少群戏电影,但是他们最常用的方式,是靠种族来区分,当然这里所谓的种族不是说白黑黄,而是比如矮人族,精灵族等等,通常也只有这类的奇幻电影,会用这种方式来区分,毕竟,矮人有矮的特点特征,精灵族,狼人等等分别都有着各自的极其鲜明的特征,这样人们就可以轻易地通过他们的外形种族来区分开来,来记住这些觉得。

而更常用的,或者说当前最容易让观众记住的其实是靠的是众多明星区分,而且都是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介绍人物。如果时间很紧只有半小时呢?如果人物都不是明星呢?怎么办?

《十二怒汉》所运用的方法是与众不同的,而且这样的方法大概也只有这部片子能用。

不过,这并不是在说《十二怒汉》不好,恰恰相反,这就像一道命题作文,扯得水到渠成那就叫本事,扯得东倒西歪那就叫无极。与国内很多大片绝不同,《十二怒汉》堪称是这种充满戏剧冲突的电影的典范。

好吧,让我们从头开始,先自己面对一下这道命题作文,看看能有什么回答,再看看《十二怒汉》怎么回答。题目有这样几大难点:

一,电影只发生在一间会议室里,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令视觉愉悦的大变幻,意味着所有的剧情都局限于这一张方桌;

二,电影是讲十二个人,十二个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说不多是因为没有变化,说不少是因为我们必须把每个人物都介绍到位,包括职业、性格、智商、背景、政治取向、心路历程,这些全都要通过对话和动作体现出来,并让人过目不忘,想想都是无比浩大的叙事工程;

三,这是关于一桩谋杀案的审判,谋杀案有很多的证人、证据、证词,还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心理学的分析,这些信息是海量的,如何让海量的信息合情合理、有规划、有步骤地安排在各人对话中,且完全照顾到广大观众接受水平,不需要做笔记,不需要查资料,这又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

这部电影引导观众记住人物的方法,不是名字,因为这些陪审员根本都没有名字,当然在这里名字也的确不重要,不是编号,首先数字没有个性差异,反而会阻碍人的记忆,更不是职业和性格,众所周知这个是需要时间来强化印象,不是很简单有效的方法,不是高矮胖瘦的外表,当然这也不是很好的办法,因为这仍需要反复强化才能让人记住,不是衣着,毕竟大家都穿着相似的正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M..coM

间谍记忆法!是的,电影竟然用了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记忆方式。

什么是间谍记忆法?间谍能在短时间内背下一篇长长的论文,不是靠强记,而是靠巧记,即把某些文本的代码替换成另一种非文本的代码,比如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我国地图各省位置,那么他运用的大脑区域就不是我们平常用来记忆文本的区域,而是其他负责处理具象事物的大脑区域,这样记忆效率会大大提高。

当然这么说比较抽象,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四,这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奇迹般的大逆转”,即一人逐步说服剩余的十一人,这是本片最大的难点,因为这么充满戏剧化的情节,只要安排得夸张一点就会有刻意的嫌疑,而安排得含蓄一点又让观众觉得没有可信性,而且十二个人以什么样的节奏逐一被说服,更是门深厚的学问——稍有不慎,观众就会觉得是安排出来的,假大空的帽子一旦被扣上,就别再想翻身了,这是最难一点。

用一个比较能理解的词来形容就是,《十二怒汉》其实像极了我们平时打游戏,一路升级打怪,推掉一个个光卡,打败一个个BOSS!

而这部电影里面,有十一个BOSS等待8号选手去一一打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怎么一下子记住十二个人?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十二个主角。人多最怕的是什么?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