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敬佩每一个赤伶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敬佩每一个赤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只是不愿,仅此而已!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戏子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暴政。他只贪风月么?怕不尽然,他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他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这几句直接就把伶人从一个“戏痴”的形象拔高到了一个有自我意识、信仰追求的高度。有热爱,有包容,有情怀。

可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其实比起卖国求荣的人来,他已经做到了一个平民百姓能做的一切。

他可以说是这个行当里面的做到最好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在那个年月,戏子行当的状元,在那些人眼里也只是戏子。

他们在台下叫一声好,就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大的尊重了。

其他的再难有更多了。

其实电影的主题很简单,可以说很明确地表明了台上的伶人作为社会的底层,在国家危难之时已是自身难保,却仍然不肯放下爱国卫国之念!

裴宴之不愿意唱《桃花扇》,因为此曲寓意不祥,这是国破山河碎的绝唱。

记得歌词里面一直唱着那句:“谁是客?”

所以他不愿意唱!

但是可悲的是,在战火已经燃起,侵略者已经来到身边,可是人们却依然没有醒来,只当《桃花扇》为茶余饭后的乐子,裴晏之痛心、痛恨,才不愿再唱《桃花扇》。

他只是一个唱戏的,如何以此身报国?他其实也迷茫,因为他只会唱戏,可唱戏的如何报国?

于是他只能与敌同亡故,决意为国献身之时,已不在乎是否有人记得他、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最打动我的是“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伶人的形象瞬间丰满——他热爱戏曲,也精通技艺,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正因为他爱戏,才会如此痴狂,才能把戏唱得这么好,令台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然而他也明白和理解戏文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故劝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他理解观众的陶醉,故也不会去笑他们。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