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西游记二宋寻法 > 第四回三 西夏:熊子沟一熊做衣 双叉岭二

第四回三 西夏:熊子沟一熊做衣 双叉岭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发动叛乱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含恨赐死。

正史中,杨贵妃无任何生育记录,仅21世纪初,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荣乐村发现一座唐朝公主墓,其《杨玉人碑记》载“(陈姓男子)名思聪,字君听,天宝乙酉降生,娶杨氏为室,杨氏者,乃贵妃之裔也!”天宝乙酉:公元746年。杨贵妃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入宫。不知杨玉人是杨贵妃亲生还是过继兄弟的。

--------------------

手下有将领拓跋山进言:“武威郡的熊子沟(双叉岭西30里,同在古浪县),有个熊妖怪。听说成了精的熊,熊皮冬暖夏凉,光滑耀眼、紫气华盖,若杨贵妃穿上去,不得更加雍容华贵?必能博得赏识!”

开元二十年(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拷问他,准备乱棍打死,他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语言豪壮,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张守珪老是嫌安禄山过于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禄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禄山以骁勇闻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

虚报军功

《资治通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部将赵堪、白真陁罗等人假借张守珪之名,令平卢军使乌知义率领骑兵截击反叛的奚人于湟水之北。“知义不从,白真陁罗矫称制指(伪称皇帝诏命)以迫之。知义不得已出师,与虏遇,先胜后败”。张守珪隐瞒败绩而谎报大捷。事实泄漏后,唐玄宗派遣内常侍牛仙童前往幽州查考实情。张守珪用重金厚礼赂贿牛仙童,牛仙童于是也表示张守珪确是大捷,又逼迫白真陁罗自杀。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牛仙童受赃一事被人发觉,张守珪以旧功减罪,被贬为括州刺史。(滹沱:情有可原,关键是先胜后败了,还事泄了。估计还有些内情考虑,比如赵堪、白真陁罗是邀功心切还是报国心切,或两者兼有;张守珪虚报军功,出于护住部下性命、抚恤阵亡将士还是什么。)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时年五十七岁,追赠凉州都督,葬于洛阳县北邙山。

《新唐书·张献诚传》在评论他的儿子张献诚时说:“献诚喜功名,为政宽裕,有机略,随方制变,而简廉不逮于父。“肯定了张守珪为政宽简,为人廉洁的作风。

拓跋守寂面露难色:“武威郡离庆州是否有些远?一千里地呢!”

拓跋山满不在乎:“大将军,咱们骑马,又不是步行,几天就到了。”

(滹沱:同在甘肃,两地最远可达三千里。同在内蒙,最远可达六千里。)

--------------------

2、拓跋守寂:历史人物,是盛唐时党项首领,拓跋赤辞的孙子。在吐蕃的压力下,党项被迫放弃故地(今青海东部、四川西部)。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下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置静边州,安置党项人,以拓跋守寂为右监门都督,并封西平公。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爆发后,拓跋守寂带兵勤王,被提升为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他的儿子拓跋朝光、孙子拓跋乾晖又迁至夏州。成为西夏开基的滥觞。

--------------------

3、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1]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嫁给寿王李瑁为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后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