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西游记二宋寻法 > 第十八回 黑虎偷转世牛皋 赵公明投胎赵雄

第十八回 黑虎偷转世牛皋 赵公明投胎赵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泾原总管刘昌祚、副总管姚麟,率步兵主帅,率步骑5万,于磨移隘(今甘肃临潭县境内)破夏军10万之后,兵至灵州城,夏人城门尚未来得及关上,宋军先锋夺门,几乎就要攻入城内,这时高遵裕快马遣使,阻其攻城。刘昌祚只好下令暂不攻城。这天晚上,高遵裕在距灵州城三十里的地方遭遇夏兵,刘昌祚得信后派兵数千前去救援。夏兵撤走后,高遵裕嫉妒刘昌祚,想以应援迟缓之名杀掉刘昌祚,被部下劝止后,就解除刘的兵权。高遵裕围城十八日而不能下,反被夏人决开七级渠灌淹,宋军溃败。高遵裕命刘昌祚断后,把失败罪责强加于刘昌祚。”

赵公明:“高太后算的上知人善任,但奈何只是个女流,不能干政。神宗一心变法,是个优点,但在军事上,太过则成了刚愎自用的缺点。高遵裕没有容人之量。这仗打的,确实让人气愤。”

--------------------------

旁边的黑虎听了,眼睛滴溜溜乱转,爪子一挠一挠的,似有跃跃欲试之态。大家都是神仙,不用看就知道黑虎的小动作。

石正卿叮嘱赵公明:“看牢了这头黑虎,我怕他私自下界。鸿钧老祖有令,各界各守本分,不得相互滋扰,以免扰乱天机循环、发生因果大乱。”然后想了想,又不放心,生怕出大乱子,补充了一句:“未经批准,以仙身下界是大罪,投胎凡人转世则罪责小些。”

天庭太岁殿正神,是商纣王之子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坐守周年,管当年之休咎。”,又称太岁统领殷元帅、至德真君等,六十年一个周期都得管,手下有六十个太岁。倒也不必一直守着,也可定期休息,但大事就得他负责。也是个挺悲剧的人物。赵公明虽然和他在下界共处过,但不太熟,性格也不太一样,所以碰见了也一般也就打声招呼。

至于另一个熟人,商纣王直臣杨任,是甲子太岁,为六十个太岁之首,平时辅佐殷郊,今年不当值。杨任被商纣王挖去双眼,后被清虚道德真君每眼放一丹,各长出一手,手中长出神眼,纠察人间过往愆由。杨任的人品,赵公明是佩服的,但看着怪怪的,有点心理障碍,关系不深。

--------------------------

太岁殿正殿名“议事堂”,左偏殿名“监天堂”。

他也没去正殿看殷郊在不在,直接找偏殿石政去了。不一会,来到太岁殿偏殿。还没进去,就听见啪啪啪拍桌子的声音。进去一看,天庭六十甲子太岁中的石政石正卿,一边看着监天镜监视着下界,一边喝着茶水,不是还拍着桌子叫骂。赵公明笑着说道:“这是谁人惹你生气了?看把你气的。”

赵公明:“我明白你的意思,多谢了。回头我看牢他。”

(刘昌祚后话:刘昌祚,字子京,真定人。父贺,战没于定川。元丰五年(1082年),因高遵裕嫁祸,刘昌祚贬官泾原,加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延州。刘昌祚大修马政,建复堡砦,很快振兴当地军事,屡破入侵夏兵,杀其统军二人,阵斩灵州战役出名的西夏大将仁多零丁。又在陇山募军屯田,加强了军力。再迁殿前副指挥使、冀州观察使、武康节度使。谥号“毅肃”。)

回到家,赵公明就把黑虎拴在家门前的柱子上:“你给我老实待着,可千万别瞎跑。”过了三四天,赵公明每次上下班,都看见黑虎仍然待在门口柱子旁边,就放心了些,但仍不敢撒开,心想再过些时日,估计心就淡了。

第五天,赵公明推开家门进去时,感觉哪有点不对,后来一想,退步回到门口,一瞅柱子,果然,死老虎没了,就剩下一截麻绳。

石正卿一看:你来了,坐坐。

说着,起身泡了壶茶,递给赵公明,接着说道:“下界正发生战事,能赢得给打输了,看着闹心。”

赵公明:“怎么个闹心法,给俺老赵讲讲如何?”

石正卿:“这一说话就长了。下界如今是宋神宗当朝。他登基时,宋朝面临许多危机。比如财政亏空,有庞大的军费、臃肿的官吏政费、大量给西夏和辽国的岁币。他没即位的前年,治平二年(1065年)的时候,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比如农民起义,由于土地兼并,高利贷和苛捐杂税,起义不断。所以宋神宗一上台就奋发图强,也算一个有志之君。在民政上变法,在军事上,打算先打败西夏,取消给西夏的岁币。

今年,神宗决定兵分五路讨西夏国。鉴于高遵裕在西部守边多年,数立战功,乃命他担任一路军马主帅。神宗母宣仁高太后闻知,向神宗说:“我伯父高遵裕报国忠心,不后于别人,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气度太小,虚荣心强,不容别人之功高于他。胜了好说,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能作副将,不能命他作主帅。”神宗刚愎自用,不听母劝,仍命高遵裕为一路兵马主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