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代价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代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次陈循的运作失败,暴露出了金濂身体不佳的事实,同时,也让许多有竞争刑部尚书的大臣乃至他们的后台意识到,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个曾经的清流领袖,如今的工部尚书。

面对这种状况,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默契的结成了联盟,一时之间,朝堂上不少人都开始针对陈循。

太子恢复如常,东宫中那些私底下议论的人又被扫了一遍,这般流言,自然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朝中逐渐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了目光……刑部尚书金濂,打算致仕了!

自从那次朝会之后,不少人都已经注意到了金濂的身体状况,但是,毕竟没有确实的消息。

而这一次,金尚书罕见的朝堂上露面,却是来递交请致仕的奏疏的……

许久未见这位刑部尚书,可以看出,他老人家的精气神大不如前了,行走之间,都有些蹒跚,毫无之前意气风发的模样。

而朱见深自己,则是在高兴之余,细细的品味了一番皇叔父的话,不过,哪怕是在回宫的路上想了半天,他还是始终没有抓到窍要……

不出意外的是,宫里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各方的猜测,第二日便有不少大臣进宫,向朱祁钰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说到底,孙太后毕竟是圣母皇太后,虽然如今退居深宫,但是,她老人家当年也曾有扶立之功,如果没有她当机立断,同意另立新君,还不知道现在的大明会是什么光景。

所以无论于情于理,慈宁宫出了这么大的事,外朝的一众大臣,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朱祁钰倒是按照孙太后给的‘解释’,原样告诉了大臣们。但是显然,他拿出来的这个说法,说服力不够,因此,虽然暂时打发走了来询问的大臣,可是,外间依旧流言纷纷。

递交致仕奏疏的同时,金濂一次性请了三个月的长假,这副姿态,明显是真的打算离开朝堂。

当然,按照惯例,金濂的奏疏并没有获得批准,皇帝再三慰留之后,驳回了奏疏,并且赏赐了许多财物,又派了太医前去为金濂诊治,不过,对于朝中的大臣,尤其是一众大佬们来说,都心知肚明,金濂的离开,已成定局。

早则冬至前后,迟则开年以后,他的致仕奏疏,肯定会获批的,而事实上,金老尚书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打从递上去奏疏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打算上班了,众多的部务,都是将两个侍郎叫到他的府上慢慢交代的。

于是,围绕着这么一位尚书之位的空缺,虽然已经临近年关,但是众多大臣,还是暗地里展开了一阵看不见的博弈。

而这一次的博弈,漩涡的重点,却在陈循的身上!

于是,数日后的早朝上,圣母皇太后亲自驾临,当着一众朝臣的面,澄清了所谓的流言,再次向朝臣们强调,天家和睦,并无任何不谐,这才让底下的议论渐渐消失。

当然,信不信的是另一回事,可毕竟正主都已经出面了,就算还有人觉得事有异常,也只能埋在心里,不敢再多说半句。

于是,这桩‘闯宫’的风波,就这么被悄然平息下来,与此同时,关于东宫的那桩流言,也在无声无息中,被按了下来。

不过这一次,出手的人,却不是朱祁钰,而是朱见深!

他在回到东宫之后,没过多久,就对整个东宫做了调整,不少宫人被直接遣散,要么就是发回后宫再行分配,与此同时,朱见深重赏了梁芳和万贞儿,在那以后,除了请安之后,基本都没有再往后宫去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