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百四十一章:边防整饬

第三百四十一章:边防整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边境的防线已经受到了破坏,所以想要保持边境的安宁,那么就只能主动出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和太宗一样马上得天下。

草原上的部族,总是春风吹又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便会迅速强大起来。

放弃了大宁,开平,东胜等关外据点之后,宣府,大同,宁夏等几个据点,就成了直面蒙古部族的重镇。

没有了这些关外据点缓冲,新的边防体系又没有建成,再加上某个太上皇好大喜功,土木之役的惨败,其实早已经埋下了祸根。

为了加强中央朝廷对于边军的控制,他先是撤销了藩王的军权,边军的控制权,被收归到了朝廷任命的边将手中。

与此同时,他将原本时代驻守边境的军队调入内地,命令内地军队轮换到边境驻守。

兵将分离,彻底杜绝了边军对于中央朝廷的威胁。

但是如此一来,边军都是轮值,对于边境其实没有什么归属感,战力自然也不如洪武之时。

而且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因为边军是轮值,所以没有办法持续的保持放牧。

作为在边境几乎待了一辈子的杨洪,对于边军的状况,其实比所有人都要了解。

但正因于此,他才对王翱的说法不能苟同。

“朝廷任命边将统兵镇守,为的是保边境安宁,屯田耕种,本是为了缓解朝廷压力,但是这些年,朝廷一再缩减边境军费,这种情况下,若不加大屯田力度,如何保证将士们的军饷?”

“边将之中,固然有少数不轨之辈,役使边军为己用,但是这些不轨之辈,自然有朝廷巡查御史纠劾,不会影响大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军费不足,轮调频繁,这才导致边军战力下降。”

“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根子上入手,增加边境军费,边境军饷充足,出逃的兵士自然会减少,边将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操练上,提高边军的战力。”

毕竟军屯的田地就摆在那里,但是牛羊马等却是需要人长期照料的,边军几乎是隔几年就轮调一次,所以很难保持大批量的长期放牧。

不能放牧,那么关外庞大的草场就没有了任何的价值,反而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巡逻。

因此,在永乐后期,太宗皇帝放弃了大宁,开平,东胜等关外的据点,将防线后撤,希望建立新的边防秩序。

可惜,原本的秩序一旦崩坏,想要建立新的秩序,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也是太宗不断北征的原因所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