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地上道国 > 0627 先贤祠

0627 先贤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着大儒名士慢慢集中了解释权,古文学派也不可避免地向今文学派开始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

后来郑玄对《毛诗》重新注释,郑学的出现,立刻横扫今三家,几乎垄断了对《诗经》的解释权。

三人行至先贤祠前的回廊,早有侍奉在那里的仆役,点燃线香迎了过来。

那年长的一边顺手递给庾献,一边介绍道,“贤兄想必也有源流,当奉香礼敬。这边是《鲁诗》的诸般传承……”

庾献仔细一看,回廊两侧挂着人物画像,留白处则写着人物的生平。

连过几个回廊,那年轻些的就指着后面一处园子说道,“先贤祠后面便是为两位名士送别的麟游园。”

庾献微微颔首。

那年长些的提醒了一句,“先贤祠中多有历代以来,研究《诗经》的名儒画像,我等供奉日久,颇有灵性。贤兄不可轻慢了。”

纵是古文派不像今文派那样追求传承有序,但是所学的东西,也能追到渊源。

比如说,孔子编订《诗经》之后比较明确的传承人便是子夏。子夏传给了吴起的便宜师父曾申,曾申传给吴起的便宜师兄李克。

大致一扫是刘交、孔安国、徐偃、阙门庆忌、韦贤、张游卿、赵琯、龚胜之辈,居于尽头的则是鲁儒之首,申培公。

线香递过,庾献随手接住。

就在这时,异变忽生。

那回廊仿佛被一阵清风吹过,凡是被庾献目光注视过的画像,仿佛不敢受这炷香一般,尽皆反转,背身而对。

那两个年轻学子大吃一惊。

在庾献代替吴起刷任务时,成了子夏的口授之徒,算是另外续了一段传承。

秦朝时,《诗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在之后,以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这三人为主,为诗经再续传承。这三个支流,合称三家诗。因为三人各有传承,被视为今文诗派。

后来河间王得到了战国时代毛亨、毛长的着述,又为《诗经》传承多了一个流派,称为《毛诗》。这《毛诗》是凭空得来的,没有明确的解释权,如何研究全看各自的理解,因此被视为古文诗派。

只是古文派的起始虽然纯粹,但是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有侵略性的东西,它从诞生之初,就存在覆盖同类学说的扩张本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