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启明1158 > 六百二十五 特殊人才考试规定

六百二十五 特殊人才考试规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特殊人才考试规定主要用于工科。

且在原则上,明帝国所有户口在籍人士只要按时缴纳赋税,没有触犯法律留下案底的,都可以报名参加明帝国的科举考试。

不需要有人推荐,也没有身份限制。

且科举考试完全采用糊名法,继承宋朝科举的这一优点。

且文理法工四科选中的考生都会被取中,成为各自分科的进士,并且将在未来成为朝廷官吏。

分科取士只是按照不同专长来取士,文理法工四科进士在地位上是一样的,没有不同,所以并不存在文科进士的地位就要高于其余三科进士这种事情。

老赵家优待士人,不杀人,但是我不是老赵家。

我不姓赵。

老赵家没有底气大开杀戒,我不一样。

这天下是苏咏霖和追随者们带着明军一点一点打下来的,是他们万众一心从金人手里夺回来的。

是用绝对的武力夺回来的。

苏咏霖公开表示,因为朝廷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且大明帝国初立,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搞三级考试,所以洪武二年的科举考试只在中都举办,一考定输赢。

所以民间对于这四项有专长的、对自己有信心的考生就可以准备起来了,就可以开始往中都集合,准备明年三月份的考试了。

在公布这个消息的同时,苏咏霖也公布了四科取士的试题范围,把考试需要用到的书籍都公之于众。

不管来不来得及,多少看一些这些书籍,临时抱佛脚也好,临阵磨枪也好,只要不作弊,还能通过考试,朝廷就一定会接纳。

除此之外,苏咏霖还规定了一个特殊条款——特殊人才考试规定。

这要是都没有底气,什么才算是底气?

科举改革计划和教育改革计划成为苏咏霖登基称帝之后最先拿出的两个改革方案,充分显示了苏咏霖对教育和考试问题的重视。

这两个方案在得到初步的确认之后,在朝廷内部达成了意见统一。

于是苏咏霖率先对外公布新的科举考试改革方案。

他将文理法工四科分科取士的概念公之于众,表示从洪武二年三月的第一届科举考试开始就按照这样的概念来取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