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葬元 > 第631、632节 崔后一日破大案…唐王新政再加鞭(近万字)

第631、632节 崔后一日破大案…唐王新政再加鞭(近万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倘若知道什么样的旱獭会发病,那么就可以算准时日,在旱獭还没发病时南下,赶到临安时,刚好旱獭发病。

这也太玄了吧?

“此人曾经挑了一个担子。那不用说,必是发病的旱獭无疑。”崔秀宁换了一套警士的黑色长袍,显得很是干练。

“现场发现了一只麻袋,一只病死的旱獭。那么,还有其他旱獭呢?”崔警官循循善诱。

“还有,旱獭发病到死亡,中间最多七八天。眼下长江封锁,这七八天功夫,他是如何将旱獭从北方带到临安的?”

崔秀宁知道,旱獭属于高海拔寒带物种。就连河北都少见,别说南方了。

一大群警士看着老师,都是皱眉思索。

然后,到了下午,还是没有找到可疑人物。

崔秀宁带着三只狐狸,坐镇警部亲自指挥破案。

这三只狐狸,训练的并不成功,只能说是半拉子,抓人肯定不行,找人应该没问题,看看这次能不能立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就是有预谋的作案。

警士们的侦查结果汇报,那人是个带北地口音的中年汉子,长相也像是北地人,有点胖,身材比较高大。邻居记得,那人借宿时挑着一个担子。

老师曾说,鼠疫发病到暴毙很快。这么短短几天,那人不可能在长江被封锁的情况下将旱獭带入临安。

晚上偷渡都难。因为自从大战结束,长江南岸就沿线驻扎了很多江防兵马。此人就算晚上乘坐羊皮筏偷渡过来,也很难逃过江防巡逻兵的眼睛,风险太大了。

所以旱獭这东西,肯定是北地带来的。

问题是怎么带过来的。

难道,是此人知道哪只旱獭会发病?

此人来临安不会超过七天。

问题是,他还在不在临安城?

临安是江南第一大城,每天进出的人很多。临安城也很大,建筑极多,人口如今也增加到五十多万。

总之,找一个人不容易。

此人要是带足了干粮和水,躲在一个犄角旮旯,十天不出来都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