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留学生 > 第十七节 别前有事心中挂

第十七节 别前有事心中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啊,彦昌,你,你去夫人那了?”声音有些走音,秀芳凌乱的在脸上抹了抹。

“嗯。”

“妙儿,妙儿!够了,够了啊。”唐耀的声音里透着疲惫。“这些都够了,在外洋吃穿都有朝廷管着,彦昌不会受冻的。”

“嗯,我知道,我知道,但多备着几件总是好的啊,你说从家里拿的东西太多了彦昌带不走,我总得分分麽,只是那些红毛们不穿袍子长衫,老爷你说,到了那花旗国身边都是些蛮子,彦昌穿的跟他们不一样会不会受欺负?我听说那些红毛子们打人的时候尽抓人辫子!”温婉的声音渐渐走了调子。

“老爷,老爷,咱们不在身边,昌儿被欺负怎么办?他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窗户纸上的影儿终于抱住身边的依靠,压着声音大哭了起来。

“妙儿,不会的,彦昌不会吃亏的。你,他这些日子跟老赵跑跑跳跳,身子也比以前壮实不少啊。”唐老爷抚摸着妻子的秀发,低声安慰着,努力的让自己也没哭出来。心底却明白这段时间三天打渔两天晒式的习武其实就是个笑话,这也只能安慰安慰怀里已经伤心极了的人儿罢了。

“嗯,嗯,阿伯的武艺一直不错的,彦昌也一定很厉害。”那被人抱着的人儿又赶忙支起身子,哽咽着“我不哭,不哭。”努力的抹着眼角,“哭太多了,明早眼睛就红了,彦昌见就不好了,我得给他收拾,嗯,收拾。”努力的吸着鼻涕。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六日,戊时一刻,广州西关十一甫,茗和茶庄后院。

前一天老唐家一伙人除了身子受了点寒的老太太,差不离都住进了这还算宽敞的院子里,两个可怜的小伙计腾出房子只得跟赵虎头挤到一起。

天色刚刚见黑,杨彦昌的小屋里,烛光明晃晃的,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心难安,“明天一早就去坐船到香港,香港只呆一夜就要走了么?”心潮辗转。

“来到这年头才一个月,怎么感觉自己就离不开了?”杨彦昌闷闷的问着自己,忽然,他一咕噜翻起身子,转个身子就出了屋子。

“老爷,你说这件衣服会不会有点小了?张家大姐给我说,彦昌这年纪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她家耀阳当初一年都长好几寸呢?这衣服彦昌怕是穿不了几个月!不行,得换件。”

房外,窗下,杨彦昌小小的身影趴在地上,跪在那,头顶着地,眼泪像条小河流到额角,再趟到地上。

除了这个身子本能的做出的反应,杨彦昌再也找不到更能表达自己的动作了。

他心里感激着这个时代中国并不发达玻璃业,只有少部分人能用到的平板玻璃还没走进唐家,这让他短短的几天可以听两次墙角而不被抓到,让屋里的人永远相信着他们留给自己的只是那最好的一面,也让漂泊的自己在这一百多年前找到真真的归宿…

夜渐渐深了,杨彦昌的步子忽然停住,借着不远处的灯笼里微弱的灯光一个隐约的身影正在自己的门前。

“阿姐。”走进了,原来是秀芳正在那站着。

“嗯,是得换件。”

“老爷,你这件怎么样?大小合适不?颜色会不会有些艳了?这件是听李婶估摸的尺寸,我准备让昌儿十七八岁的时候穿的,他会不会不喜欢这样子?”

“你做的,彦昌都会喜欢的。”

“老爷,你说?彦昌二十的时候,是胖了还是瘦了?还记得当年比哥哥拳头大不了几分的小猴,这都要赶上我了。容大人也真是的,时间太赶了,还没做几件衣裳啊。”温温柔柔的声音一如既往。

“哎,老爷,你说这衣裳怎么样?跟你的尺寸差不多,就是不知道那什么花旗国冷不冷,这衣服过冬会不会冷了昌儿。”“哎,老爷,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