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 第52章 郑和下西洋

第52章 郑和下西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洪武年间,金陵城。

在这种忙碌的生活之外,李世民还专门聘请了两个洋人老师学习天幕的胡语,没办法天幕讲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胡语的形式存在。

费了老大劲才学习完26个字母,遗憾的是他们也不知道元素周期表中胡语的含义,也不知道机屁踢的意思。

最后只能学习了一些常用语,像啊婆是柰,不拿呢是甘蕉等。

当然最后也不是毫无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猜测出了,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在胡语中并没有明确的意思,可能就是胡语中用来指代该元素的符号,例如甲乙丙丁等,和中文的元素名是一一对应的。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长安城小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胡语热。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之际,天幕也慢慢暗淡了,这表明天幕又即将陷入沉寂。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以来,朝廷梳理成章地在六部之外再设立了一部,名曰科学。

此外还从六部之中抽调了不少贤明之士充入其中,当然也有很多人毛遂自荐,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陛下对此很上心,若是真能做出一番贡献,那可是前途无量。

科学部刚成立,摆在其面前就是一座座大山。

比如:蒸汽机是什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奥妙?煤炭、石油的勘探,煤炭燃烧时为什么有臭气而木炭没有?煤炭不易燃烧的问题。煤炭如何转成天幕中煤气罐的形式?石油的利用方式?后世房屋所用材料等等。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部的研究也不说是毫无进展吧,至少发现了煤块这东西砸碎了砸小了比一大块的时候容易点燃些。

煤块燃烧时的臭气问题也有了些进展,那就是其味道和雄黄燃烧时有些相像.

因为完全没有其他方法分辨两种气体是不是同一样的,只能靠人去闻去辨别。

最后房玄龄建言,干脆在煤炭探明地附近低价兜售煤块,让民间也参与进来解决煤炭的各种问题,虽说民间不一定知道煤炭中的各种奥妙,但也不可小瞧其智慧。

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很快就通过了。

除了煤炭、石油的勘探确认算是比较简单的任务,需要出差到处跑劳身劳力外,其他那是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离谱,让人两眼一抹黑。

科学部刚成立之初,人手严重不足,因此六部文官也客串一把出工出力。

此外,陛下还让人将此前天幕的言论重新翻了出来讨论,而这举动还真的发现了不少东西。

例如,原来天幕教授的土法化肥中就含有土氨肥、土硫肥等几种,这里的氨、硫自然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

这个发现大大振奋人心,更加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元素真的是构成世间万物的最本质的东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