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港岛之无牌大状 >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曾经的港剧不去推崇成功,不去追求飞黄腾达,宣传的是“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讲友情、爱情、亲情,不讲发财,不讲谋权,这些都是吸引我一直看的动力。也是我写这个故事的动力。

香港电影节奏更凌厉,推崇“尽皆过火,极尽癫狂”。

港剧因为受众的问题,更中正平和,也更浪漫主义。

比如无牌大状这个故事的诞生,就来自于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港剧《壹号皇庭》

香港电影也有讲律师的《法内情》《法外情》《毒舌大状》《圣诞玫瑰》这些,但是和壹号皇庭并不能化为一类。

作为电影,节奏肯定是更快,冲突更尖锐,人物更极端。

说书人不喜欢宏大叙事也写不来高大上,只能讲这么个小故事。

从上架感言角度,至此差不多就可以结束。

接下来就是从朋友立场闲聊几句。

作为土生土长天津80后,我小时候没有上树掏鸟下河摸虾的经历。我家离海河远,本人不会游泳,又不怎么喜欢出去玩,所以那些童趣和我无关,我的童年记忆,第一是录音机里面单田芳先生的评书;第二就是黑白电视机里面的港剧。

看的第一部港剧,是黄日华、温兆伦合作的《义不容情》,之后是温兆伦主演的《我本善良》。

而电视剧节奏更平缓,人物也更市井。

律师、师爷,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友情,这些比重和案件庭辩比例基本是一比一,他们更像是生活里的人,节奏更舒缓,更惬意。

TVB的这种生活风和浪漫主义,比香港电影的凌厉火爆,更吸引我。

另外一点,就是传统港剧(仅指港剧不是港片)和京剧以及广东大戏的联系更紧密,角色出场有潜藏的“行当”设定,生旦净丑忠奸正邪,场面上也是“三五人千军万马,七八步万里河山”的戏曲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有人不喜欢,我个人很喜欢。

它的调性又偏向于市井文化烟火气,喜欢把大人物按小人物塑造,喜传奇不喜正剧,目的是娱乐而不是追求格局,这些都恰好打在我的点上。

时光流逝,电视机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看的剧也就越来越多。ATV的《胜者为王》、《精武门》、《洪熙官》,TVB的《壹号皇庭》《刑事侦缉档案》乃至金庸武侠系列。

到现在为止,TVB8,90年代的剧看了八成以上。

之所以写这个故事,也是希望找到和自己爱好一样的同好,共同回顾属于80,90后看剧记忆。

如果您看的时候,能感觉到有当年TVB的味道,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我和沧海是好友,曾经几年在一起喝酒扯淡,也都喜欢香港影视。不过具体审美上,我们是有分别的。沧海喜欢香港电影,我更喜欢港剧。虽然网络上很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但实际是两回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