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田园风华 > 第73章 庇护(1)

第73章 庇护(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让沈雁翎和宁儿吃惊的是,领队的居然是个女子,十六七岁的模样,领着一对捕快进门来,一身红衣,眉目间尽是英气。

大概这样的事多了,虽然带队的是个女子,但见到四人并没有露出害怕的神情,反而井井有条的指挥手下封锁现场,查问在场的人员。宁儿他们不知的是,这女子便是这兴安郡太守的长女,名冷梦瑶,虽然有一个温雅的名字,和一个文官父亲,但冷梦瑶自小就向往行侠江湖,五岁就跟师傅离家,直到及笄才回到家中。因为看不惯官府捕快的散漫荏弱,才会帮着父亲训练,虽然没有真正的捕快身份,但在兴安郡倒是极有威信的。(未完待续)

因为白天太过疲劳,这些日子沈雁翎和宁儿几乎都是沾床就睡的,但毕竟是习武之人,对周围环境比一般人要敏感的多。睡下没多久,沈雁翎和宁儿便被一阵嘈杂惊醒,声音从楼下大厅传来,两人以为是底下斗诗的人闹了矛盾,想着都是读书人,应该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也就接着睡了。谁知不过片刻,底下便有人喊:"杀人了!"

两人都是一惊,沈雁翎起身披衣,向外面的风回问道:"底下出什么事了?"

"回主子,底下因为斗诗争了起来,后来动了手,现在似乎是死了人了!"风回平静的说道。

"这事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睡吧!我过去看看孩子。"沈雁翎心想下面闹他们的,也懒得管,既然醒了就去看看孩子,雨棠倒是不用操心,阿筝调皮,沈雁翎怕他又拉着阿平玩,不睡觉。

宁儿点点头,顺从地睡下,沈雁翎便出门往隔壁的房间走去。客栈的布局是四面的房间围着中间的大堂,沈雁翎出门便可以看到底下大堂的情况,果真是一团乱,中间躺着一个人,身下流了一滩血迹,沈雁翎看着伤口的位置,倒当真是没救了,以为是误杀,自有官府处理,也就回身准备进门看看阿筝阿平又没有老实睡觉。

那书生话不多,倒是十分有见地,沈雁翎和宁儿从说话中才知道他名周元瑾,正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他家在家乡也是不低的书香门第,只可惜是庶出,家中有嫡母压制,本来因为他书读的好,而嫡兄不及他,便多被苛责,此次省试,他恰好生病,发挥不佳,虽然得了个举人,名次并不好,嫡母便说服父亲不许他进京赶考,免得花冤枉钱,反而是嫡兄成绩极佳,早已进京去了。他实在不甘心这样失去这次机会,才会想办法偷偷进京去赶考。他生母虽然给了他一些体己的银钱,但到底是杯水车薪,他又不曾出过门,被人偷去了银钱,才会这般狼狈。

沈雁翎和宁儿听了他的话,都是一阵唏嘘,到底都是读书人,自然想帮他一帮,便邀请他同行。谁知此人倒是十分有气节的,向沈雁翎和宁儿道:"我今日得到两位的相助,已是万分感激,怎敢再多做要求,我只请两位捎我到镇上,我上街卖字,总能换些银钱。"

沈雁翎点点头,他们一行只有一辆马车,又有内眷孩子,确实不方便带上一个陌生男子,而沈雁翎也十分欣赏周元瑾的气节,便道:"如此也好,我便在京城等着你来,相信以周兄的才学,定能如愿。"

"借沈兄吉言,他日元瑾定当报答沈兄的恩情。"周元瑾道。

这时风回带着几条肥鱼回来了,三个孩子也跟着回来了。沈雁翎和风回生了火,烤鱼的任务交给了宁儿,三个孩子便坐在旁边看着,阿筝一向是个自来熟,缠着周元瑾问东问西的,雨棠则拉着阿平坐在宁儿旁边看宁儿烤鱼。阿平如今已经会走路,说话也清楚了,虽然走路不太稳当,但不喜欢人抱着,爱跟着人到处走动。

却在这时,底下又传来一声尖叫,人群中又一个人倒下,而手执匕首的人反身又一刀刺向身边的人。沈雁翎来不及多想,随手摸出一枚铜钱射向那人举起的匕首,"叮"一声清响,匕首落地。那人一惊,一掌劈向另一个人,沈雁翎哪里会让他再伤人,自楼上飞快的飞身而下,很快制住了行凶的人。

沈雁翎注意到那人目光一闪,不远处又有两人抽出匕首要伤人,他们都是死士,现在只想多杀几个人算是够本。沈雁翎哪里会让他们得手,手一挥,隐在暗中的两名暗卫现身,他们还来不及反应就被制住。

底下那么大动静宁儿便也出门来看,便见到沈雁翎命人制住杀人者,在看大堂里倒着的人,早已断气。宁儿知道沈雁翎可以应付,也就没有下去,今日之事有些奇怪,虽然三个孩子有暗卫保护,宁儿还是有些不放心,在上面看着更好些。

客栈的老板早已躲着不敢出来了,大堂里的书生多半面色灰白,身体微颤,好在店家还不糊涂,出事的时候便找人去报了官府。

虽然是晚上,但闹出了人命到底是大事,因此,很快官府的人就赶了过来。

虽然路上调料不全,但比起干粮来却是好的多,三个孩子倒是多吃了一些,阿平年纪小,宁儿还特意给他挑去了鱼刺才给他吃。

休息吃饭过后,一行人继续赶路,因为耽误了一些功夫,到下一个镇上时已是黄昏时分,好在早有人安排好了住处,一家人到镇上吃了些东西便歇息了。

到现在进京之路已走了一半多,这个镇子是金龙国交通的枢纽,因此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十分繁华,又正值举子入京赶考,更是热闹,镇上客栈酒楼几乎都是爆满。周元瑾到了镇上便和沈雁翎一家分开了,沈雁翎一家便前往准备好的客栈休息。

沈雁翎一家住的客栈住的多半也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当他们走进客栈的时候,便见到一群举子在大厅中斗诗。这个时代科举虽然重策论,但诗赋仍然是科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斗诗是十分常见的。自古学子一家亲,读书人见到同为读书人的,都会亲近,交流诗赋便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只是宁儿在前世虽读了不少诗词,但认真说起来并不喜欢诗词,而沈雁翎似乎也不是十分热衷于诗词。因此虽然那些举子看沈雁翎是读书人过来相邀,但沈雁翎以旅途劳累为由拒绝了。

只是沈雁翎和宁儿都没有想到,那些人竟然斗个诗都能斗出人命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