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华娱:我真不想和天后同居 > 第124章 没人比我更懂撒贝林 华语流行天王还

第124章 没人比我更懂撒贝林 华语流行天王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叔,再检查一般设备、灯光,许琛说7:30到,这不还有10分钟。”田沁辛手指顿在剧本上。

戏曲演员都是人艺院的老戏骨,一把老骨头硬撑着不吭声。

群演和一群戏里的小孩儿就扛不住了,吵着要热水,又抱怨什么时候开拍,耽搁下去到底有没有补贴,小孩儿着凉了能不能报销医药费,晚上安不安排盒饭……

“田儿,许琛是投资人,我不该说这句话的,不过我实在憋不住,咱节目录制要现在,真是个好节目,许琛他能演好“读书人”么?”王金珑有职业道德,副导演拿的就是两头受气的钱,他担心节目效果。

他是粤省话剧院的,执导了经典越剧《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

田沁辛三顾茅庐请,王金珑抹不开面子应下了,正好要到北平公干,顺道卖老田一个面子。

第124章没人比我更懂撒贝林华语流行天王还行

“田儿,灯光、设备调试结束,演员就位了,咱儿什么时候录制,总这么耽搁下去,我担心下面要有情绪了。”

北平电视台电视广播中心,“典籍里华夏”节目组副导演王金珑拿着工作簿,愁眉苦脸。

“典籍里华夏”虽说是一个电视节目,剧组配置却是电视剧、电影标配。

演员、灯光、摄影、化妆、美术、视觉、音响……大大小小,剧组零零总总50多人。

结果到了节目组干了15天,摸着胡须咂舌,“典籍里华夏”还真是个好节目,寓意好,节目形式好!

话剧和影视化结合,开国内话剧先河。

田沁辛的苛刻要求下,节目灯光、服装、妆容都堪称“电影”级。舞台比话剧舞台都要精美,演员都是人艺院的老戏骨。

王金珑很担心:“一锅好粥混了个老鼠屎,不怕许琛要求多,最怕许琛戏份多。”

“读书人”很重要,古今穿针引线,王金珑听过许琛的歌,年轻人很优秀,但他很怀疑许琛能不能演好“读书人”!

“典籍里华夏”是北平电视台“制播分离”第一次尝试,各方面待遇跟电视台“亲儿子”没法比。

单说演播厅就是北平电视台囤积器材的仓库。

10月北平天气渐寒,地下室又冷又潮。

稀稀落落的节目组工作人员屁股紧挨着冰冷的地面,不断搓手哈暖气,滋味跟大冬天躺冰上一样难受。

演员更惨,为了维持妆容和服装,只能柱子一样傻杵着,寒气顺着脚后钻骨头里,身子凉透了,不说是录节目,只做坐牢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