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秦煌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途中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途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使用“漏刻”是因为日晷和圭表一旦遇到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被发明了出来。

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大秦现如今专门设置有“太子率更令”,专门负责管理漏刻,来衡量时间。

不过,因为一直在策马奔驰中,这“漏刻”自然没有放置平稳不动时计量准确。

这个时代,显然已经不需要计较这么多,嬴高也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的时间就好。

后世大秦暴政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

只是又有多少人知晓,正是因为始皇帝的这些大手笔举措,才真正使得华夏一族形成大一统的观念,并由此延续到后世两千余年,使得华夏一族、炎黄之孙成为深刻到每个人骨髓、血脉中的信念。

每每思及此处,嬴高都是不由自主的心潮澎湃。

好在还有时间和机会,暴政之名,当能做出一些改变。

……

李信这三万前锋骑兵,就是当初辛胜带到灞上大营的两万禁军和李信带来的一万卫卒编练而成。

这三万骑兵全都装备了马镫、马鞍以及马掌,所以无论是舒适度和行军速度都要远远超过没有装备那三样东西的骑兵。

一团团燃起的篝火,给修整的骑兵士卒们取暖,同时也是他们烧热汤、吃食所用。

兵贵神速,李信这三万前锋,每个兵卒都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剩余基本都是随身弩箭和刀剑。

此刻,嬴高和李信的三万北上的前锋骑兵就在上郡道上,暂时修整。

驰道正中除了一些巨商大贾向治粟内史府申请,可以运输一些大宗货物行走车马外,基本上是不允许普通人行走的。

而在驰道两侧,则是有专门修筑的供普通百姓行走车马的小道,虽说没有驰道宽阔,却也已经足够使用了。

此刻已经是半夜,从咸阳城出发,到如今,李信这一路三万骑兵,已经足足奔驰了有七八个小时之久。

嬴高专门让启随身携带了一个宫中专用的计时工具“漏刻”,来确认时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