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宏图 > 第302章 降服弱者(第三更!)

第302章 降服弱者(第三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日本的汉学之盛完全超出他的意料,之前他曾不以为意,但是在看到洋行购自民间的私家藏书之后,准确的来看是看到那些书目之后,发现其中三成皆是国内已经“失传”的书籍时,更是心动不已,若非是因为尚有正事,恐怕他这会更愿意随船离开日本,好好的研读那些失传著作。

而在惊叹之余,似乎也理解为何汉督提及满清即心生厌恶感,莫说其它,单就是其毁书15万册,又将明代官方史料全部被销毁之罪,就百死难赎了。

“满人实是我中国之罪人,该杀”

厉声道出这句话时,魏源自己都觉得有些诧异,或许只是因为心痛那些古人书籍被毁,而发出的悲愤之言。

“嗯,余新,莫要笑我失态,实在是……”

魏源并不清楚汉督为何这般重视,实际上他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晚清的留日热潮中,不知多少旧读书人于日本惊叹日本国内汉学书籍之多,日本的文化根本在于汉学,自唐代起千年间日本购自中国的书籍又岂下数十万册,且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些保存于寺中、大名家中的书籍大都保存完好。在那些留学生于日本读书时,正值日本弃以汉学的时期,在许多汉学古书被弃的时候,这些留学生们纷纷廉价购得书本,回国后因其中不乏四库全书所录书目,与其对比之后,方才发现四库全书删改之多,远超过其想象。尽管他们倾力购书,但是他们的财力毕竟极为有限,而且是个人行为,自然很难购齐。现在朱宜锋自然要弥补这一遗憾。

而其中自然更是不乏明朝遗民记录的满清入关时暴行,这既是当年革命党所需要的,同样也是现在朱宜锋所需要的,无论是出于保全继续中国文化,亦或是做推翻满清思想工作,都需要将这些唐宋明数代古书重新引回中国。

对于这一切,魏源自然不清楚,但作为读书人,他自然知道这些书籍的珍贵。

“那些书籍已经运上了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待我们回程时,书籍将直接送至崇明,再由崇明送回武昌。”

听着江利滔的回答,魏源又说道。

“思崖山甲申而不悲者,其人必不忠,先生能有此情,实是理所当然”

江利滔用颇是感叹的语气说道,那句“思崖山甲申而不悲者,其人必不忠”出自汉督之口,这句话瞧着简单,但是却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为满清开脱之词,“不忠之人”留之何用,莫说是普通官吏,就是府中左右参军亦不敢再为满清辩解,

“哎,一万三千余册古籍,虽说大都为日人复刻,可能于数月间购得这么多书,洋行之功,实是功在千功啊”

魏源的感叹声让江利滔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可不是嘛,这洋行一面与日本做着生意,一面又购得这些书籍,其中更是不乏失传之孤本,如何能不让人感叹。

“确实,洋行除开拓日本市场之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于日本求购各类书籍,远自唐宋,日本于我中国购得书籍岂止万万,其遣使每每访贡以土产后,即会求购书籍,过去数百年间,岁岁不断,而幕府的红叶山文库,更是藏书十数万册,其中不乏其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自朝鲜的汉学古籍和宋版古籍,且其历任德川幕府将军皆很好学,翻刻了许多汉文古籍,如《孔子家语》、《六韬》、《三略》、《贞观政要》、《周易》、《武经七书》、《大藏一览集》、《群书治要》等。在日本翻刻的汉籍被称为“和刻本”。自德川家康开府于江户,其“红叶山文库”起着类似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从中国运来的书籍由其优先购置,诸藩也将最好的书籍进贡给“红叶山书库”,如数十年前,九州大分佐伯藩主毛利高标就将其藏书中精品两万余册无偿进献现在其馆内藏汉学之书实不下十万册,其中不乏我国早已失传之古籍……”

江利滔的解释让魏源不禁感叹起来。

“未曾想日本居然如此推崇汉学当年乾隆修四库全书,以举国之力方才征得不到二十万册,入库者3.8万册,号囊括了我中国古今之书,而于区区东瀛之地,一个红叶山所存汉学之书不下的十五万册,由此可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